教育政策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2015-10-14 06:20:47)
标签:
教育政策现代学校制度宏观管理管办评分离ppl |
分类: 教育管理 |
教育政策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办学的依据。美国学者佛兰德·柯伯恩认为,国家的教育政策主要由教育经费政策、课程政策、学生政策、教师政策、教育管理政策等组成。教育经费政策主要解决教育经费的来源和数量,课程政策主要解决教的内容和标准,学生政策主要解决学制和培养人的规格,教师政策主要解决教师准入资格和待遇,教育管理政策主要解决教育发展和政策协调等问题。这些政策涵盖了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作为教育的主要负责人,教育局长或校长在做出每一项决定、制定每一个方案的过程中,都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政策为准绳,在政策的框架下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职责。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些大的问题,通常都是因为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所引起的。比如说某些地区曾出现的教师罢课,就与绩效工资政策没得到很好的落实相关;很多地方发生的学生厌学自杀事件,就与育人政策被扭曲直接相关……要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要让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各方都能熟悉教育政策,大家都努力将自己的教育行为规范在政策的框架范围之内。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虹口区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到,积极推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落实和宣传教育政策,推进依法治校的有效途径。
虹口区从1996年开始启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至今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初步构建起来的“一校一章程”、“一校一制度”、“一校一规划”、“一校一评价”、“一校一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得到了教育部政策法规司的充分认可,并于今年3月份在上海虹口召开了现场会,积极推广我们的经验和做法。
这其中,我们迈出的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求全区的中小学校,都要依据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建立学校章程。并于2006年实现了“一校一章程”。制订章程的过程,是一次全面梳理国家的教育政策,以及学校的办学历史、课程设置、教育活动、队伍建设、学校文化、特色发展等的过程。为了做好这件事情,教育局层面带头研究国家的一系列教育政策,并通过各种途径对全区的校园长进行解读。教育局专门成立了章程编制工作的领导小组和专家顾问团,邀请法学专家参与其中,并成为学校章程审核的核心成员。学校层面也成了章程编制的工作小组,大家研读教育政策,把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和实施项目等核心问题一个个罗列出来,和国家的教育政策进行比照,确保写入学校章程中的各个条款,都与国家的教育政策保持一致。
有两个环节非常重要。一个是学校教师对学校制定出的章程的审读环节,一个是教育局层面对学校章程的核准环节。无论是教师审读章程,还是教育局来核准章程,都需要对国家的教育政策有充分的了解,这其实就是一次全员教育政策大培训的过程。2013年,我区又引导学校结合新颁布的教育政策法规,对已有的章程进行了全面的修订。这又是一次国家教育政策的大普及、大学习的过程。有了这样的基础,各校在章程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学校规章制度系列,也就很自然地处于国家教育政策的框架之内,实施起来很少有歧义。
在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教育局通过对教育政策的学习和研读,也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定位,从原来的指令性管理办学转向以宏观管理、指导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发展为主,一所所学校通过制定规划、实施规划、特色发展等,逐渐走上了良性、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要在积极推进综合改革中加大管办评分离的试点,我们欣喜地发现,过去20年积极推进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其实就是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推进管办评分离的有效实践。
教育政策是个宝,我们要充分发挥好政策的优势,来促进地方教育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