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
(2015-07-31 06:13:47)
标签:
身体状况出访果洛科学发现教育思考ppl |
分类: 我的心情 |
七月头上,先是一场台风与上海插肩而过,像是考验我们的预案做得如何。之后是一段凉爽的天气,晚上睡觉连空调都不用开,以至于大家都在议论,这个七月有点不正常呢。在接连几天的雷阵雨之后,一段持续的高温开始笼罩上海,让大家体会到了夏的炎热。对于农作物来说,这样的天气非常及时,但对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来说,这高温的日子还真的不是太好过。
1.本职工作
七月份的工作依然繁忙,中考分数公布、中招分数线的划定以及高中学校的新生录取等工作,每年都在这个月份中进行。今年还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就是“十二五”收官、“十三五”规划编制到了紧锣密鼓的阶段,这个月参加了多个规划编制的研讨会,这对我们自己的教育规划的编制也打开了不少思路。
区委全会在这个月召开,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记性了部署。这也是两个五年计划衔接期间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还有区政府第三季度工作会议、区小人代会等的举行,半年的政府工作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目标,教育工作也在进行2014学年的总结和收尾,为2015学年的开始做好准备。
特级校长的评审这个月也拉开帷幕,我区有五位校长积极申报,相关的申报材料已经送到市职改办,祝愿她们好运!
2.出访果洛
根据区里的工作安排,7月中旬随我区的党政代表团出访青海果洛州。我区有两位同志在那里工作,分别担任马沁香委常委、副县长和马沁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马沁县是虹口区对口支援的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对于长期在低海拔生活的我们来说,上高原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两位同志在这里要工作三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这次过去,既是看望在这里工作的援青干部,也要送去我们的支援项目和相关的资金,帮助马沁更快更好地发展。我曾经在几年前去西藏日喀则看望我们教育局送去的援藏干部,当时我的高原反应就很厉害,最终提前被送了回来。这次去马沁县,我的高原反应依然很厉害,靠吸氧坚持了下来。我由衷佩服在这里工作的人们,也真诚祝愿他们一个个身体健康!
3.身体状况
这个月的身体状况不是很理想。
先是7月2日在校长培训中做完讲座后,眼睛开始出现不适,两眼都受到感染,充血很厉害,还有一定的传染性,接着就是感冒。有好几天都呆在办公室里不敢四处走动,担心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接着就是牙齿出现了状况,于本周拔掉了两颗牙。在前面的博文中,已经有所记载,这里不再重复。
4.个人荣誉
这个月有两件事情和个人的荣誉有关:
一是被上海市教育新闻中心聘请为“特约评论员”。能够和上海市教育系统的十多位名家共同担负起这一责任,让我感到很光荣,希望我自己不辱使命。
二是被市委统战部是市人社局授予“上海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每个区县最多只有两名个人获得此荣誉,我很荣幸也忝列其中。
5.天文探索
这个月科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都在天文学方面。先是飞行了九年多的“新视野”号探测器成功飞掠冥王星,并给我们传回了冥王星及其卫星的最为清晰的照片和数字信息,让我们对这个星球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我们对冥王星能否回到“九大行星”的行列有了更多的猜想。
接着是霍金提出的寻找外星人的十年行动计划。这个话题刚刚发布,美国宇航局又宣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观察到的太阳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非常类似地球的消息。虽然从这颗行星飞到地球需要1400年,以今天的技术很难实现对该星球的探索或太空移民,但观察到类地星球的意义还是很大的,这让人们感到,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如果有外星人存在,我们虽然没有办法去探测这个星球,但说不准他们回过来找到我们呢。他们会采用怎样的方式呢?我们会以怎样的方式与之应对呢?想想就很有趣啊。
6.教育思考
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的新形势,这个月就这个话题撰写了四篇文章,就学校的转型、教学的变革等诸多方面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除此之外,继续坚持每周一本书、并完成一篇读后感的读书生活。阅读了李庆明的《儿童教育诗:李吉林与她的情境教育》、吴非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艾萨克森的《史蒂夫·乔布斯传》以及周国平的《周国平论教育2:传承高贵》四本书,每本书都给我不少启发。开卷有益,真的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