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让“小飞鸽”重新飞翔

标签:
感人故事爱心奉献急难愁事互帮互助ppl |
分类: 校园一瞥 |
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师生向突发重病的同学伸出援手
爱心,让“小飞鸽”重新飞翔
通讯员 张玉玲
一场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原本就不宽裕的山东来沪人员郑博一家陷入了困境,儿子郑飞鸽日前脑部血管突然破裂,生命危在旦夕,巨额救治费让这一家庭难以承受。正当郑博一家陷入绝境时,郑飞鸽就读的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的师生伸出了援手。日前,学校师生所捐的60941元善款和同学们制作的写满祝福话语的千纸鹤送到了郑博夫妇的手上,而刚刚出院的郑飞鸽也对前来看望他的姚文赟、朱雪、徐裕华三位老师说:“我会很快来学校上学,谢谢老师和同学们。”
今年母亲节那天上午,正在家里做作业的郑飞鸽突然感到头剧烈的疼痛,原本打算给母亲韩梅写一张祝妈妈母亲节快乐贺卡的他,疼痛难挡就独自上床去休息。正要去上班的韩梅见孩子身体不适,摸了下孩子的头,感觉并没有发热,也就没当回事,直到傍晚,郑飞鸽左眼边肿起,瞳孔也放大了,意识模糊且陷入了昏迷状态,郑博和韩梅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急忙上街拦车,将孩子送到新华医院急救。
经检查,郑飞鸽由于患有先天性静动脉畸形,导致突发颅内大出血。据医生介绍,这一疾病来势凶猛,且发展很快,像郑飞鸽这样上午发病,直到晚上才送医救治,存活下来的概率并不是很高,挽回生命的唯一途径,就是要进行颅脑开刀手术。而这项手术费用高昂,对于这对在虹远保洁公司当清洁工的外来夫妻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而此时的郑博夫妇身上只有1000余元,为儿子做完各种检查,这1000元就已经所剩无几了。抢救的钱从哪里来?郑博夫妇的老家在山东临沂苍山县张桃峪村,家中还有七、八十岁的老人需要赡养,大儿子又在老家上高中,经济困难让这对老实巴交的山东人欲哭无泪,突如其来的打击也让郑博夫妇精神濒临崩溃。
面对郑飞鸽的险情,新华医院医生们立即进行抢救,手术从当天晚上十点一直进行到第二天凌晨三点,五个小时的努力,使郑飞鸽暂时度过了生死关。得知这一消息的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校长叶薇芳,第一时间在全校发动了为郑飞鸽同学募捐的活动,老师们都你100、他500地捐出自己的善款,同学们也纷纷把家长给的零用钱捐了出来,一些家长也赶到学校捐款,为他们的山东兄弟缓解困难。
经过医院一段时间的抢救,郑飞鸽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控制,记忆也得到了恢复。班主任姚文赟告诉记者,作为班级数学课代表的郑飞鸽手术后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让护士把他的全班数学学习情况记录簿交给老师,这让在场的护士和老师都流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