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雾霾

(2015-01-28 06:40:34)
标签:

雾霾频现

环境保护

治理时间

历史沿革

ppl

分类: 健康生活

2014年,上海的空气质量总体上还是令人满意的,全年的优良率接近八成,全面没出现严重的污染天,让大家对2015年的空气质量充满了期待。

市环保局的张全局长认为,2014年的“环保成绩单”还行,一是因为环保部门分析了造成PM2.5比重较大的污染物源头,比如上海的工业、机动车、分散的燃煤,并从源头进行较大力度控制。二是长三角区域联动真正发挥了作用。

但人们治理环境问题的努力,并不能在短期内带来环境问题的彻底改变。进入20151月份以来,持续的雾霾天气让人们再次感到环境保护的严峻压力。特别是最近几天,雾霾持续徘徊,25日晚上20时,PM2.5每小时浓度突破350微克每立方米,空气质量指数(AQI)高达407,达六级严重污染的最高污染级别。从外滩望去,陆家嘴建筑群已从视野中集体消失。上海海关大楼报时钟声响起,迷雾浓霾中却只有钟面依稀可见。

持续不断的雾霾,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也诱导了各种疾病的发生。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种明显的无助感,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也会对一些人的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

雾霾的集中爆发,与我们过度追求经济指标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关系是直接相连的,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雾霾带来的严重危害,但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才能根治这个问题呢?

雾霾的出现,并非没有先兆。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上,都先后经历了这样的发展阶段,也都遭受了雾霾带来的困扰,遗憾的是,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汲取他们在发展历程中的经验,特别是没有认真研究发展过程带来的问题,并加以规避,最终重演了这样的发展过程。伦敦烟雾持续的跨度是从19541980年,到1980年时,伦敦发生严重雾霾的天数仅5天,基本上脱离了雾霾的困扰,前后用了26年的时间基本根治了雾霾;洛杉矶雾霾是从1943年开始爆发的,到1999年严重的雾霾天数才变为零。这样算下来治理雾霾前后花了56年的时间,代价沉重。

现在都在说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看来对雾霾的治理也要进入“新常态”。一是对治理雾霾的长期性、艰苦性要有充分的认识,要在全面范围内形成保护环境、根治雾霾的共识,上下联动,万众一心来抵制破坏环境的一各种行为;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加大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大对政府行为的监督,维护法律的尊严。制度性的跟进很重要,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要一体化的推进;三是要适应雾霾长期存在的生态局面,加强对预防、心里疏导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行动跟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

或许因为在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一个创造过多次经济辉煌的国家,因此有关雾霾的历史记载也较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夏炎考证发现,“霾”字在甲骨文卜辞中就有出现,指的是一种“昏暗的空气混浊状态”。夏炎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生态环境史、社会史研究。他表示,古人在描述阴郁天气时也经常使用一些与“霾”联用的合成词,此外还有阴霾、霾曀、霾晦、霾暗、霾霃、幽霾、旱霾等词语。现代人最常用的“雾霾”一词,在古代可找到踪迹,如《太平御览》卷645《刑法部十一》引崔鸿《前凉录》曰:“是月沉阴昏,雾霾四塞。”

    夏炎发现,在漫长的历史中,“霾”字含义发生过重大转变。在甲骨文之后,现存最早的记载“霾”的文本是《诗经·邶风·终风》篇,其中说到“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大意是整天刮风扬土,那个“他”是否肯再来。如果不去也不来问,总是让我心痛地思念。“终风且霾”便是古人解读“霾”的唯一文本来源,后世学者对“霾”的理解也是源自这一孤立文本。《尔雅》最早对《终风》一诗中的“霾”字作出解释,意为“风而雨土”。此后,历代学者均将这一解读奉为颠扑不破的“真理”,从而建构了古人对“霾”的主流认知体系,这在古代天气认知发展史上占有坚不可摧的地位。夏炎表示,从历史学的视角来讲,研究“霾”的原始意义及其变化,不仅可以揭示人类如何结合自身文化对自然世界进行认知的真相,同时对于当代人客观理解“霾”的实质、成因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