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的上海音乐谷

标签:
上海虹口音乐谷1933老场房1913老洋房ppl |
分类: 旅途随记 |
十一黄金周,凡有点影响的景点都人满为患。
国庆节的晚上,到上海音乐谷走了一圈。这是一个正在打造中的园区,人还不是很多,灯光也是不很刺眼,慢慢地行走其间,别有一番味道。
上海音乐谷位于虹口区中部,北起爱思公园,西至九龙路,南抵周家嘴路,东临海伦路,在地理位置上串联起了多伦路-四川北路商业街和北外滩航运、金融集聚区。区内俞泾港、虹口港、沙泾港三条河流交汇于此,形成了上海市区最为独特的滨水社区形态。
音乐谷内有国家音乐产业基地、1933老场坊、1913老洋行、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1930鑫鑫创意园、星梦剧院、三角地艺术园、音乐谷游客接待中心等,形成了以音乐、艺术和创意为特色的园区。
位于哈尔滨路口的“1913老洋房”,是英国的韦斯特兄弟怀揣着“上海梦”于1913年开设的和记洋行上海分行。现为德必旗下的文化创意园区,悉心保留了百年前风格迥异的英式钢柱、素简的水泥立柱和地面。游客可以透过现代气息的大幅玻璃窗门穿越历史,找寻古老印记,品味时光流转。
坐拥上海音乐谷核心位置的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溧阳路735号,原址是上海辛克实验机厂。整个园区环河而立,自然水系川流而过,卓然天成。
1933老场坊原来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于1933年由工部局出资兴建,著名英国设计师设计,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进技术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即时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体现了工艺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而外圆内方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说中“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永远可以领略到1933老场坊不一样的风情。也正因为如此,这里成了很多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整幢建筑风格朴实无华,大气而不张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从它似乎不经意的精美装饰细部中,感觉到当初设计师的匠心独运。如此流畅的生产工艺,精密的房屋结构,卓越的建筑设计,出现在近百年前的上海,可谓开一先河。即使在当时,全世界这样格局规模的宰牲场也只有三座,而1933老场坊是唯一现存完好的建筑,其他的也都无从可寻了。
如今的1933老场坊融汇了国际美食购物,戏剧音乐演出,主题狂欢派对。而富有历史底蕴的建筑中多元化的场地也成为国际顶级品牌活动的舞台,上演一场场视觉的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