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

标签:
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教育改革和谐发展ppl教育 |
分类: 校园一瞥 |
11月21日的《虹口报》,报道了区教育局在深化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方面的实践和做法,具体的内容如下。
区教育系统深化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实践
力促教育改革与和谐发展
本报讯教育改革,牵涉到教职员工等多方的切身利益。特别是本区正在教改的“深水区”前行,碰到的困难只多不少。如何做好改革工作,又把“摩擦力”降到最小呢?答案是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记者日前在区教育局采访时了解到,区教育系统多年来始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有力促进了区域内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本区现有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学校122所(含民办校),在编教职工6500余人,要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的“摊子”,仅靠区教育局一个管理部门必定力不从心。此时,民主管理的优势便进一步得到显现。
对于南湖职校来说,今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两年来,南湖职校完成两次并校工作,先是职工中专的并入,今年6月,南湖一分校整体并入,致使现在的南湖职校所有255位教职工中,有112位是新成员。人员结构复杂、办学门类课程设置差异明显,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恰巧,本区今年非义务教育阶段事业单位全面推行绩效工资改革,必须在10月底前“收官”,这是一件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难事。两桩大事在同一年“撞车”,让人“挠头”不已。
在区教育工会的指导下,南湖职校立刻增补了19位一分校的教代会代表。同时,通过调研摸底,理出了十种利益关系,并且聚焦校内三大主要矛盾,坚持“三下三上”的操作程序,领导干部、教代会代表不仅深入各组室听取群众对绩效分配方案的意见,而且利用微信、手机短信、电话、校园网、邮箱、校长和书记热线等渠道,保持24小时与教职工群众的对话沟通状态。最终形成的绩效工资方案,在教代会“多数代表投赞成票”的情况下通过。
校领导班子进行了反思。他们认为尽管方案通过,但仍有一小部分代表和教师持不同意见,“我们还需要与教职员工们沟通交流”;持不同观点的老师认为,虽然方案没有完全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是学校已充分考虑了他们的具体情况,酌情调整了方案。他们感到整个过程相当规范,也充分体现了民主,会用行动来支持学校的工作。
区教育有关负责人指出,“南湖职校的成功案例表明,在学校重大决策出台前,只有‘民主前移’,才能保障广大教职工群众的相关权益。”目前,区教育系统学校凡涉及学校重大发展改革事宜,会通过座谈会、个别沟通交流、电子视频、公告栏、校长信箱、校长微博等途径加以宣传,保障了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话语权。
这位负责人还指出,近年来,区教育系统的学校积极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工作质量,让校园民主的文化和氛围自觉成为校园和谐的坚强支柱。各基层学校仅仅抓住两个“基本点”:一是“敏感点”,即学校发展易有争议之处。二是教职工的“兴奋点”,即教职工关注的事项,如崇明路小学《福利待费使用条例》、江湾初级中学的《教学质量监控奖励办法》等重大改革事项。多所学校都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操作方法。
记者还了解到,区教育系统不断完善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深入推进民主管理工作。校务公开工作已成为本区现代学校制度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与基层学校的绩效考核紧密挂钩。今年10月底前,区教育系统各基层学校完成了2012年度校务公开自查与互评工作。北虹初级中学在原有的《虹口区教育系统校务公开自查表》(五大类20项指标)的基础上,又细化了二级和三级指标,确保了校务公开在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和工作上的规范化、制度化。(晓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