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

(2013-08-23 06:56:41)
标签:

上海纽约大学

开学典礼

校长讲话

标准答案

ppl

校园

分类: 他山之石

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上海纽约大学新生入学

去年年底,世界卫生组织资深顾问、英国资深心理剧专家罗恩博士接受记者专访时说:“2006年至今,我来过中国三次,每次都有一个相同的感受,那就是中国人太乐于寻找标准答案,正确的、神奇的、万能的标准答案,找不到这个答案就很焦虑。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经历、探索、觉察、感受,世界上哪有这样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

812日,上海纽约大学举行首届新生入学仪式。这295名学生中有150名来自中国的10个省市,另外145名国际学生则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波兰等40个国家。第一任校长俞立中和美方校长杰弗里·雷蒙都讲了话。其中,雷蒙的讲话更加引人关注:“我们的目的不是要给你们我们的智慧,不是要给你们我们的知识,也不是要告诉你们某个正确答案。”“创造者、发明者和领导者不可能靠背诵和记忆别人的答案来创造、发明和领导。他们必须掌握为旧问题给出新的、更好的答案的能力,必须掌握能及时发现旧答案已经不合时宜的能力,因为世界是在不停变化的。”

雷蒙告诉这些敢于“放弃那些别人梦寐以求的名校,而选择来帮助建设这所刚刚成立的大学”的年轻人,上海纽约大学要把他们培养成“出色的学习者,对事物充满好奇,并且懂得如何去加深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培养成“有创造力的世界公民,能在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群中游刃有余”。

雷蒙校长揭示出了上海纽约大学和中国传统教育对待“答案”的不同态度。我们现在的教育是要让学生寻找现成的答案,而且常常是唯一的答案。寻找这种答案的过程,主要靠“填鸭式”的灌输教育和死记硬背的苦功夫。太多的知识和答案都是老师和教材告诉你,并且要求你记住的。可以说,中国学生热衷的是寻找标准答案,而少有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这窒息了教育的活力。

雷蒙校长主张,不是告诉学生一个现成的标准答案,而是自己去寻找答案。

第一,就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个答案,“我们会教你们怎样发表精深独到的见解,同时,你们也会看到别人用同样精深、同样独到的方式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第二,能够判断哪些答案是错误的,哪些过去的结论也是错误的,“教你们如何去判断问题的重要性、表达的准确性,教你们辨别答案的对与错”。

第三,学会选择答案,“让你们了解选择某一种答案所产生的结果,最终让你们学会如何去作选择并承担后果。”而关键之点在于,学会分析问题、寻找答案的思想方法,通过深思熟虑,诚实和严密的思维作出符合实际的回答。

雷蒙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老师们会不断向学生提出非常难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会教你们怎样发表精深独到的见解,同时,你们也会看到别人用同样精深同样独到的方式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当然,你们也会发现有些答案是错的——提出全新的见解并不一定表示你具有创新精神,未经深思熟虑,不源于诚实和严密的思维的答案是经不起推敲的。”

雷蒙告诉学生们,在上海纽约大学,要花非常非常多的时间来学习怎么去运用“这取决于”这句话,比如“这取决于这样的观点”,“这取决于这样的观点,但我觉得另一种观点更理想。” “当我们作选择的时候,我们要谨慎于我们的观点,并善于使用‘这取决于’这句话。”

雷蒙说,在全球化的今天,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让来自不同文化的观点和谐共存,而很重要的就是要能抵挡得住两种自然而然的情绪,一是“逃避”,二是急于得出结论——宣称某种观点是正确的,而其他的是错误的。

说到“逃避”,雷蒙又回到“这取决于”,因为当一个人逐渐学会说这句话的时候,常常会倾向于说:“这取决于你的观点,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观点,我们尊重所有的文化,所以没什么好多说的。”但在雷蒙看来,这其实是一种逃避,因为回避了一个事实,就是文化是与时俱进的。他告诫学生们,要学会避免这种逃避的情绪,“这所学校为你们提供了尽量多的机会去接触不同的文化。每一天,你们都不仅能见证文化的不同,更可以了解产生这种差异的缘由。你们可以探讨不同文化的不同观点是否合理,你们要学着用包容、恭敬和欣赏的态度来对待这些差异。最终学会怎样去和别人分享你们的观点和意见,哪怕无法达成完全的共识”。

雷蒙给学生们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们要担当起领导和服务谁的责任?”同样,这个问题也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但他指出会有错误的答案,那就是“我只服务我自己和我的家人”。(资料来源:813-14日《中国青年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脍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