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集贤亭倒塌想到的

(2012-09-20 07:12:38)
标签:

集贤亭

仿古建筑

质量

敬畏之心

教育

分类: 教育漫谈

因为两座仿古建筑的倒塌,天堂杭州,最近被议论的比较多。

812日,杭州的一座仿古建筑河坊街牌坊突然倒塌,造成两死一伤的悲剧。

事隔一个月的912日,西湖上建成仅仅十年的集贤亭也倒塌了。倒塌的原因很蹊跷,据说是因为“瞬间风力过大”。

根据蒲氏风力表对风力大小的描述:7级风又叫做疾风,刮7级风的时候,全树摇动,大树枝弯下来,迎风步行感觉不便;8级风,可以折毁小树枝;9级风,草房遭受破坏,屋瓦被掀起,大树枝可折断;而达到10级风的时候,会出现大树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受破坏的情况。而当天,而杭州地区的极大风在滨江,测得17.9m/s(8级风)。看来西湖集贤亭附近在当时一定出现了诡异的“妖风”,否则很难解释仅能折毁小树枝的8级风是如何将集贤亭吹到的。

集贤亭倒塌之后,一位专业人士说了这样一段话:集贤亭的设计经过精确计算,完全符合标准,而木柱采用的是菠萝格木,比较坚硬。目前留存下来的很多历史古建,如山西应县木塔、杭州六和塔等等,本就是少数典范之作,其实历史上倾倒、焚毁的塔院、亭台楼阁不在少数,很多建筑都屡毁屡建,只是没有都记录下来。

这段话很令人怀疑:

第一,所谓的“完全符合标准”,符合的是什么样的标准?杭州是台风多发地区,在设计建筑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强台风对建筑的影响?难道一个标志性景观建筑的防风能力还抵不过一个普通的民宅?

第二,中国古建筑多是木质榫卯结构,倾倒毁坏的不计其数,这是事实。但又有多少是才建了十年就被一场8级风给吹到的呢?六和塔为什么能够历经风雨变幻而屹立不倒呢?

第三,媒体了解到,河坊街牌坊和集贤亭都是同一家设计公司的作品。为什么该家设计单位总是出这样“弱不禁风”的作品呢?

汶川大地震中,在都江堰景区,不少仿古建筑都遭到了毁灭性破坏,而真正的古建筑,大都只是受到皮毛的损伤。

其实,核心的问题,就是质量。榫卯结构的建筑,对一梁一柱、一榫一卯都有精细的要求,选用什么样的木料,经过什么样的工序,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等,都有具体的规定。很多古建筑都是历经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精心雕琢才得以完成的。人们常说慢工出细活,其实就是对质量的敬畏,对自己作品信誉的保证。

今天的建筑,还有多少这样的精品?新完工不久的建筑,就开始维修,甚至使用没多久就倒塌的现象屡见不鲜;竣工不到十年的建筑,就开始出现地基下陷、墙体裂缝等影响人们生命安全的险情……归根到底,就是缺乏质量意识,缺乏敬畏之心。

由此想到教育。

今天的人们,对教育现状有很多的不满,一直在探索教育变革的途径和方式。体制外的部分人士,开始怀念过去的学校,于是私塾、书院之类的“仿古式”校园开办起来了;体制内的学校,无法在教育体制上做文章,便将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看到某个地方有课改的“先进经验”,便一窝蜂地跟着去学,类似的“仿古式”的课堂也遍地开花了。

这样的模仿不能说没有用,但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只关注外表不注重内在质量的仿古建筑,是经不住风雨的;只学了一点皮毛没有把握教育改革精髓的模仿式教学,注定也是不会长久的。教育的本源其实很简单,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设法让学生主动地、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教育就成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