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读《高个子与矮个子》

(2012-03-04 08:03:19)
标签:

儿童哲学

检视

雕琢

逻辑思维

育儿

分类: 读书评论

——读杨茂秀《高个子与矮个子》一书有感

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读《高个子与矮个子》 

高个子是作者杨茂秀,矮个子就是她的女儿了。高个子是一个非常尽职的父亲,因为女儿的出生,他开始接近儿童文学与哲学,并致力于“儿童哲学”的研究和推广。他相信,在琐琐碎碎的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做一些雕琢和安排,可以让我们过得更好。《高个子和矮个子》一书,记录了高个子与女儿之间的三十个心灵对话故事,这些故事在我们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在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是时常发生的,但经由杨茂秀的讲述之后,有着别样的味道。杨茂秀的好友简媜为这本书写了一篇推荐序,标题是“黄昏写给朝阳的情书”,非常传神地描述了高个子与矮个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苏格拉底主张:“未经检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杨茂秀所倡导的“儿童哲学”,就是要传递这样的信念和方式,要我们检视自己的生活,这其中当然包括检视本身的语言和思想。《高个子和矮个子》一书,可以说就是杨茂秀对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的一种检视。

下面选几个故事,大家一道来分享。

故事一:好朋友

“矮个子,我要出去买香烟,你要不要陪我去?”

“高个子,我不陪人家买香烟,香烟有毒。”

“那就算了,我走啦!”

“我也要去。”

“你不是不去吗?怎么又要去呢?”

“我没说不去,我只说不陪人家买香烟。”

……

返回的路上,两人又有了一番对话:

“高个子,你又不抽烟,买烟干什么?”

“有客人要来,他们有些人抽烟。王伯伯抽长寿烟。”

“高个子,我能不能问你一个问题?”

“当然可以,问问题总是好的呀!”

“学校里有些小朋友到厕所去抽烟耶,有人也请我抽耶,抽烟好吗?”

“抽烟不好。你看,我不是戒了吗?请你抽烟的人,不是你的朋友,朋友不会请你抽烟。”

“高个子,我不懂,我真的不懂耶。”

“怎么啦?”高个子停下来,专心地说出这三个字。

“王伯伯不是你最要好的朋友吗?”

……

这里面有两个故事,都非常的精彩。

前面一个故事中,高个子批评矮个子出尔反尔,矮个子一句“我没说不去,我只说不陪人家买香烟”让高个子一下子理屈词穷。你看,孩子语言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是不是不输于大人?

买烟回来之后的故事我做了一些简化处理,以使文章的篇幅简短一些。我们能一边教育孩子不能做某事,同时自己又毫无顾忌地做这些事情吗?孩子就是在家庭、亲人的耳濡目染之中,逐渐学会待人接物、学习生活的。如果我们自己都是说一套做一套,怎么能让孩子相信自己说的是真话呢?故事的结果是:高个子将两包购买的长寿烟扔到了路边的垃圾桶里。当我们的孩子和自己有类似这样的对话时,我们能做到吗?

故事二:不喜欢的长裤

“今天你穿这一条黄色的长裤,配阿姨送的毛衣。”妈妈告诉矮个子。

“我不喜欢那条黄色的长裤。我不要穿,我要穿紫色的。”

“为什么你不喜欢穿黄色的裤子?”妈妈生气了,说“叫你穿,你就穿!”

矮个子来找高个子。“嘿,高个子。”矮个子快要哭出来了。

“我都听到了。你为什么不穿那条裤子呢?”

“我不喜欢那条裤子。”

“太大、太长了吗?”

“不是。”

“你不喜欢黄色?”

“高个子,你知道,我很喜欢黄色的。”

“那你为什么不喜欢黄色的裤子。”

“我没说不喜欢黄色的裤子,我说我不喜欢那条黄色的裤子。”

“为什么?”

“高个子,你今天早上真是烦人,为什么,为什么,问个不停。我不喜欢妈妈规定我穿哪一件衣服或者裤子。早上最快乐的事情,那就是打开衣橱,看一看,伸手拿出自己想穿的衣服。她每次都要规定人家穿她喜欢的。真讨厌。”

……

因为穿衣服而引发的矛盾,相信大多数的家庭都发生过。

家长在看到孩子不愿意穿某件衣服的时候,经常会有两种表现:一是用强制的方式,要求孩子必须穿。矮个子的妈妈就是代表;二是推测孩子不喜欢某种颜色,将一个具体的事情普遍化。高个子就做出了这样的推测。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但通常情况下总是会听从大人的安排的,特别是在居家生活方面。因为吃饭、穿衣等一些小的事情而引发的不愉快,比较多的是因为大人总是包办代替,用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从来不给孩子自己安排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不去顾及孩子内心的感受。当孩子有自主安排的愿望但始终看不到实现的可能时,就会引发矛盾冲突。

其实,不仅仅是孩子和家长之间,在工作岗位上,这样的事情也是时候发生的。

故事三:读书

早晨,矮个子先起床,钻进高个子的被窝里,要求他念书给她听。

“这本书我们念过很多次,你很熟,怎么好要念?”高个子说,翻身就要睡去。

“啊——哈!”

“你‘啊——哈’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只是好笑!你上次,喔,是很久以前说的话,现在我觉得那些话很好笑,哈————

“什么话?”

“你以前说,好书是好朋友,好朋友要常常见面,好书要常常再读。你现在说,这本书我们念过很多次,你很熟,怎么还要念?所以——

“你要听整本书,还是只听一部分?”

“整本。快开始啊——

高个子调整好身姿,开始念书。他念得很慢,太慢了。矮个子总是在高个子停顿下来时接下去,把一句或者一段念完。念完之后,矮个子说:

“你故意的,对不对?你故意念慢,等我接,是不是?”

“对的,对的,是的,是的。”高个子回答,“我要起床了,不念了!”

“高个子,书真的像朋友耶!”

“怎么说?”

“自己念书才比较容易念出自己的意思,和朋友讲话靠人去传,常常太慢。”

“我不懂。”

“没关系,你以后慢慢就会懂。”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家长就会从各个方面对孩子加以引导,培养孩子很多良好的习惯和态度。作为家长,一定要清楚的一件事情是:孩子会把很认真地听大人的话,并身体力行的。家长要经常检视自己的言行,不要前后矛盾,让孩子无所适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做家长是一件最困难的事情。因为它不像一个工程,坚持几个月就可以完工。这是一项没有尽头的马拉松长跑,不仅要比拼耐力,还要有明确的方向,不能跑着跑着就偏离了跑道。

矮个子是一个聪明、灵动,充满哲学思想的小女孩。她很纯净,纯净的让人能够轻易看到事物的本质;她有丰富的想象力,能让成人世界的思维窠臼在瞬间瓦解;她很智慧,能从对一件事情的反思之中获得启发和感悟。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父母的孩子,都是可以像矮个子这样的。关键在于为人父母者,是否能够经常检视自己,是否善于不断雕琢和安排自己的生活。请相信,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的哲学种子提供适宜的土壤。

 

这本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白珍教授,是她将这部英文作品翻译成中文的。她也是高个子的妻子、矮个子的母亲。透过这本书,我们还可以获得的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杨茂秀一家的日常生活;二是一部作品用两种不同文字呈现的对比。可惜我的英语水平实在太差,否则我会直接读该书的英文原著的,相信能品味出更多的意蕴来。即使是一家人,能够用心心相印来形容,但同一个故事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述,总是有些差异的。如果您英语水平还可以的话,就先读这本书的英语原著吧。

 

《高个子与矮个子:父亲与女儿的心灵对话》 杨茂秀/  白珍/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