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教育学会年会上的发言

标签:
教育学会工作思路学会价值教育 |
分类: 会议纪要 |
到了学期终了,事情非常多,会议也非常多。有的时候半天里要参加四、五个会议,每个会议都要发言,要求自己必须不断地变换“频道”,以便做到有的放矢。
1月9日的下午,先后有六个会议举行。我参加了其中的四个会议,分别是:虹口民进区委2012年迎新会;虹口区教育学会2011年度年会;区高三教学质量分析会;教育局“文化立人、文化立教、文化立校”工作研讨会。
在区教育学会年会上,根据会长的要求,我做了一个小时左右的发言,要点如下:
首先,我代表教育局党工委、教育局向在座的各位会员,并通过你们向虹口教育学会的所有会员致以新年的问候!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一、新班子新气象
昨天(1月8日),虹口区的“两会”正式闭幕。在两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区政府、区人大、区法院、区检察院、区政协的领导集体。“两会”有如下几个新:
一是新班子。区政府、区人大、区法院、区检察院、区政协的21位主要领导中,本次有17位是新同志,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导集体。
二是新气象。新班子有很多新气象,工作更加务实,更加关注工作指标的分解和细化,更加注重抓落实。政协大会上的发言一结束,就有区领导和委员沟通,商讨如何进一步推进大会建议的落实问题,让委员们非常感动。
三是新目标。虹口新崛起,是新一届区委、区府所确立的目标,体现出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改变虹口面貌的信心和决心。以五种色调为标志的区域经济发展新蓝图,拓展了“航运虹口”的内涵,使得虹口具备了后发的优势。
四是新关注。在“两会”中,教育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特别是虹口教育创新项目——“电子书包”和“指南针计划”,更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区委区府对教育工作也高度重视,区委书记孙建平同志专门找我谈话,让我告诉全区教职员工,区委将全力以赴支持虹口教育的发展。同时提出:虹口新崛起,教育要有新发展;要带好队伍;要努力使虹口教育的发展领先全区经济发展的水平。
二、虹口教育的工作思路
虹口教育2012年的工作思路,大体可以用“一个目标,两个规划,三个抓手,四个组合,五个重点”加以概括。
一个目标:建设教育强区。
建设教育强区,是上一届区政府在两年前给虹口教育提出的要求,我们将以此为愿景,通过扎扎实实的教育实践,逐渐向这一目标靠拢。2012年的具体任务是:明确强区的核心指标,制定实现指标的操作路径并加以实施。
两个规划:一是《虹口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二是《虹口区教育“十二·五”规划》。
这两个规划都已经制定完成,相关的目标和任务我们不会去修改,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这些目标和任务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和责任人,按照时间节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
三个抓手:2012年,虹口教育将以特色多样化、绿色生态化、教育国际化为抓手,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基。
特色多样化。十多年来,虹口教育局致力于“一校一规划”、“一校一评价”、“一校一章程”、“一校一制度”、“一校一特色”等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经验。目前正进入学校特色发展的创建阶段。让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让每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和课程,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实践的方向。
绿色生态化。绿色生态化,首先体现在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办学上。在具体的实践中,将通过学段特点的研究、体验式德育、温馨情趣有效课堂、电子书包、指南针计划、家庭教育指导等项目的深入实践,构建德智体美全面改革、校内校外教育相结合的绿色生态教育体系,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之中。
教育国际化。加强不同国籍学校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外出游学,适度引进国际课程,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国际教育课程以便为外籍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从而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包容和理解,明晰作为地球村的公民所应具备的责任和义务。
四个组合:分别是文化三立、三个课堂、三名工程和“三强建设”。要将这四个“三”,构建成了一个相互支持、立体运作的体系,共同推进虹口教育的发展。
文化三立,即文化立人、文化立教、文化立校。我个人以为,文化立人的核心,是提升每个师生的文化判断力;文化立教的核心,是提升文化的选择力;文化立校的关键在于文化创新的能力。判断、选择和创新,共同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个课堂,即温馨情趣有效课堂建设。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开展了近两年的实践,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达成,是我们的追求。去年11月份,《中国教育报》的“基础教育专刊”专门介绍我区在推进有效课堂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肯定。
三名工程,即名教师、名校长和名学校的建设。区域教育水平的高低,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其中的教师队伍、校长队伍和名校队伍。建设教育强区,如果没有“三名”工程的积极推进和保障,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强建设,即强精神、强环境、强队伍。这和上面的三个“三”,有大体对应的关系。
五个重点:分别是顶层设计、学段特征、课程建设、队伍打造、教育创新。
重点之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我们现在的基础是:顶层已经具备,两个《规划》,已经将我们的顶层建设好了,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让顶层目标落地,这就需要加强设计,明确路径。
重点之二是明确学段特征。从德智体美各个角度来理解“为什么将学校分成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只有明确了学段的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实施教育。
重点之三是加强课程建设。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课程。一方面是要依法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确保国家课程方案在学校得到完整的实施;另一方面是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让课程真正发挥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
重点之四是着力打造我区的教师队伍,建设专家型的教育团队。
重点之五是积极推进教育创新试验,在电子书包、指南针计划的推进方面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有借鉴意义的经验。
三、教育学会的价值所在
在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学会要发挥自身的价值,为区域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个人以为,在以下四个方面,教育学会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1.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过去的很多教育经验和方法用到今天的教育中已经不再有用,我们需要探索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实施教育。教育面临的众多问题,需要通过设立课题和项目,通过实证性的研究加以解决。教育学会汇聚了区域里的一批教育专家队伍,在这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2.进行教学改革试验
教学改进,是教育一个永恒的话题。让教学更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让教学和时代同呼吸,让教学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都是我们改进教学的动因。现在已经有一批教育学会的会员,在参与我区初中和高中的听课评课项目,探索教学改进的新路。我在这里要向这些同志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大家多为教学改革出谋划策,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积极开展教育宣传
我们各个学校的教师和校长都非常辛苦,为虹口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社会对教育的宣传和报道,负面的东西比较多,正面的宣传不够,给广大群众造成了一种错觉,以为教育有很多问题,不可救药。各位都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要善于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多为教育鼓与呼,形成一种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积极为教育发展筹谋划策、贡献力量的态势。教育兴亡,我的责任,大家都负起这个责任来,我们的教育就会赢得更加广泛的社会支持,就会有新的发展。
4.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生命在于运动,学术要靠交流。希望学会能够根据虹口教育的总体思路,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有目的地选择一两个重点话题,展开交流和研讨,给大家提供观念交流、学术交锋的平台,并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最终实现思想上的交融,达成共同推进虹口教育发展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