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的座位

标签:
美国学校座位设置教育观念教育 |
分类: 海外短波 |
20世纪初期的学校,教室很大,正面一块黑板。
学生的桌椅全部是固定的,且面向讲台。
近百名学生全部穿着统一的校服,整齐划一。
讲台上,教师面对穿着校服的学生,像是面对员工讲课。
教师表情严肃,不苟言笑,显示出知识的庄重和师者的尊严。
20世纪中期的学校,教室小了一些。
学生的桌椅仍然是固定的,且面向讲台。
学生已不穿校服,多样的衣服色彩斑斓,体现出儿童活泼的天性。
讲台上,教师笑容可掬地面对学生讲课,显示出师生关系的亲近。
20世纪晚期的学校,教室更小。
学生的桌椅不再是固定的,但还是全部面向讲台。
教师没站在讲台上,而是站在旁边指导学生,显示出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角色。
21世纪初期的学校,教室更像一个工作间而不是课堂。
学生的桌椅几张合并,面对面摆放,体现出学生小团队的频繁交流。
教室里看不见教师,只能看见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有时一个教室里有好几名教师同时在场,显示出教师团队的合作。
这其中反映出的教育理念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更加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对师范大学的要求是如何让不同学科的教师能融合在一起教学;
更加注重户外的教学,而不再局限于室内的课堂;
更加注重师生的交流与研究,课堂从workshop转变为studio;
更加关注每一名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学生或大多数学生。
我很认同“卓然独秀”所说的“教室座位的变化反映出的教育理念的变化”这一观点。理念决定行为,学校所采取的每一项措施,教师付诸的每一项行动,都是在一定教育观念的支撑下进行的。很多时候,从嘴里说出来的话语并不牢靠,教育教学的实际行动,才是真正的试金石。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教育故事:一所学校的校长参加了新课改培训之后心情非常激动,回到学校便要求全体教师不要站在讲台上,要走到学生中间去。学校的老师满口答应,表示响应校长的号召。第二天,校长专门去检查,发现老师们居然还是站在讲台上。一急之下,校长亲自走进教室,把讲桌搬下了讲台。可校长前脚出教室,教师后脚又将讲桌搬回了讲台。反复几次后,老师们终于说了心里话:我一离开讲台,就找不到当老师的感觉了。
教师为什么从讲台上走不下来?这与教师的威权意识是很有关系的,走到学生中间去的教师,感到自己丧失了那种师道尊严的权威。教师的这种角色意识没有转变,他在课堂上的路线也无法改变。这其实就蕴藏着一个观念上的革命。
美国的中小学,较为普遍地施行小班化教学。我区的很多学校,目前也是小班化的教学。在另一为博友“伊诺现代私塾”的博客中,看到了“美国中小学的座位设置”这篇文章,介绍了六种常见的小班化学习座位设置的情况,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的小学,绝大多数班级采取的是小班化教学,每个班大约有25-30名左右的学生,教室空间相对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特别注意根据教学的要求,灵活变换座位的安置方式。
一、剧院式
剧院式是最为传统的一种座位安置方式,在我国的各类学校中都以这种安置方式为主。美国教师一般在三种情况下使用这样的作为安置方式:一是演讲时,二是考试时,三是要求学生独立作业时。因为这样的座位安置可以充分减少学生之间不必要的互动。
二、圆形或半圆形
这样的座位安置可以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面对面,,教师也可以方便地走到每个学生面前,因而最有利于教学中的班级互动。它也有利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开展班集体讨论或者在教师引导的讨论课上,通常采用这种安置方式。
三、集簇式
集簇式是把4-5个课桌集中在一起,学生围绕着一圈坐,它特别适用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或团队活动。在学生做作业时,教师有时候也喜欢这样安排座位,因为他们认为这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交流。它的缺点是不适合进行考试,因为学生可以方便地相互观看。
四、长桌式
这种安排方式是把课桌组合起来,排成2-3列,学生分坐两边,侧视黑板。它特别适合于科学课上的探究性学习项目,因为教室里有充分的操作空间。与集簇式一样,它的最大缺点是不适于考试,因为学生很容易看到对面的试卷。此外,它也不利于学生听教师讲解。
五、展区式
这种座位安置方式如同展览会,不同的展区有不同的主题。当一堂课需要学生探讨多个学习主题或者分组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如探究商品的制造与流通过程,一般采用这种安置方式。它的缺点是容易引发纪律问题,因为学生要在教室里来回走动。
六、配对式
这种座位安置方式是每两名学生坐在一起,构成一对,对与对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但是都面对讲台。这种安置方式对于“一对一”的交流活动最有帮助,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课堂中的纪律问题。在学生需要对话练习、相互协作的课上,常采用这种安置方式。当然,这种安置方式不适于集体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