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持“电子书包与数字教育出版”论坛

(2011-07-08 07:10:14)
标签:

电子书包

数字出版

博览会

分论坛

高层对话

教育

分类: 会议纪要

主持“电子书包与数字教育出版”论坛微博上的论坛照片

76日—8日,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博览会的主题是“传统与现代融合,内容与技术共生”。77日下午有三个分论坛,分别是中文在线和虹口教育局主办的“电子书包与数字教育出版”,同方知网主办的“优先数字出版巡展”,万方数据主办的“数字出版中的服务战略及版权保护探讨”。

本来“电子书包与数字教育出版”分论坛由虹口区教育局王立强局长来主持,由于局里有重要的工作安排,临时决定由我代替到北京参加这一活动,并主持分论坛。76日下午的校园长、书记培训活动结束之后,我们一行直奔机场,准备7日的论坛活动。到达入住的宾馆已经是晚上十点,大家顾不上休息,22:30召开协调会,与中文在线的相关工作人员交流讨论会议议程,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和职责。然后大家分头行动,细化论坛方案,进行相关的准备。

虹口区承担的教育部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试验”项目(简称“电子书包”项目),是全国唯一的试点单位,我们深感压力很大,任务很重,单靠一个区县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抱着开放的心态,集思广益;需要更多的领域参与,协同作战。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介绍我们的做法和经验,吸引更多企事业参与和研究,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博览会和论坛所在的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就在奥运“鸟巢”的旁边,抬头就可以看到奥运会的很多建筑。但由于忙着准备论坛,大家都没机会走近看一眼。

参与论坛的专家和领导很多,通过附在后面的主持稿,可以有概况的了解。我们准备的论坛场地有200人的座位,没想到论坛现场非常火爆,很多人两人挤一个座位;有的人现场发微博和高层对话互动;还有不少人至始至终站着听完整个论坛,反映出大家对这一新生事物的关心、关注。这里发布几张博览会的照片以及论坛的图片,和大家共享。

主持“电子书包与数字教育出版”论坛
主持“电子书包与数字教育出版”论坛
主持“电子书包与数字教育出版”论坛
电子书包与数字教育出版分论坛

主持“电子书包与数字教育出版”论坛
主持“电子书包与数字教育出版”论坛
主持“电子书包与数字教育出版”论坛
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印象

 

1:“电子书包与数字教育出版”论坛主持稿

14:30-14:35【主持人开场】

【主持人: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常生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这里是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电子书包与数字教育出版”论坛现场,我是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常生龙。在此,我谨代表论坛主办方:中文在线、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向百忙之中出席本次论坛的教育界和出版界的领导、专家和来宾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向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指导单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央电教馆,表示最诚挚的谢意!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本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局长  胡和立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  郝振省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丁新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  李仁和

时代出版媒体股份公司总编辑  林清发

贵州出版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李立朴

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处长  王强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  倪闽景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科技与数字出版处副处长  陆以威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科委副主任、信息中心主任  卞学敏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标准委员会主任  祝智庭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杰夫

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 孙默

上海虹口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  仇勇平

江苏省电教馆项目发展部副主任  王西祥

安徽省教育厅资源中心主任  李春涛

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  童之磊

中文在线副总裁  谢广才

中文在线政府与公共服务事业部总经理  张晓玲

中文在线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朱新兵

另外,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先生也很关心电子书包的发展,因临时有重要任务,不能参加今天的论坛,请大家谅解。

同时,还有众多媒体朋友对本次论坛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与支持。特别感谢独家网络媒体支持单位“新浪网”。由于时间所限,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再次欢迎大家光临!

【论坛正式开始】

【主持人】

随着国家日益重视数字出版,以电子书包为代表的数字教育出版,成为公认的下一个产业热点和突破口。下面,首先有请论坛的主办方之一,中文在线的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先生致欢迎辞。有请!

14:35-14:40【童之磊致辞】

【主持人】

谢谢童总的发言!希望我们今天的讨论,能够使大家看到“因材施教”的理想变成现实的希望和前景。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是我国唯一的国家出版科研机构,为政府的宏观决策和企事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电子书包产业的研究提供了宽广的支持平台。下面有请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先生致辞!

1440-1445【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致辞】

【主持人】

感谢郝院长,向我们描绘了电子书、数字加工企业、电子书包等多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试点“电子书包”,是教育系统主动应对社会和科技发展的一次尝试和变革。对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和教育信息化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有请中央电教馆副馆长丁新先生讲话!

1445-1450【中央电教馆副馆长丁新讲话】

【主持人】

感谢丁馆长的讲话。

据我所知,中文在线定位于全媒体出版,拥有近十年服务于基础教育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源积累和运营经验,在支持电子书包建设上也全力配合,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开发、电子书包运营模式。下面我们请中文在线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朱新兵先生为我们带来主题演讲。

1450-1515【中文在线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朱新兵】

【主持人】

感谢朱总给我们分享的中文在线在推进“电子书包”项目发展中所做的工作和努力。

正如刚才提到的,上海市虹口区“电子书包”试点项目是教育部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试验”项目的简称,是上海先行先试的部市合作项目之一,也是新闻出版总署与上海市就推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部市合作的重要突破口,虹口作为全国唯一的试点单位,已经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也有不少经验和感悟。下面请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仇勇平女士和大家分享“电子书包”试点项目的思考和实践。

1515-1530【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书记、副院长  仇勇平】

【主持人】

刚才仇院长的演讲将“电子书包”生动而形象地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上海市虹口区“电子书包”项目的试点不仅仅是要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变,更是吹响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育教学方式深刻变革的序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电子书包产业的发展也必须确定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以促进电子书包产业链的良性发展。在电子书包的标准制定方面,有一位专家是最有发言权的,他就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标准委员会主任祝智庭教授,下面有请祝教授为我们带来“电子书包标准制定进展情况”的介绍。

1530-1545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标准委员会主任 祝智庭教授】

【主持人】

感谢祝智庭教授的介绍,让我们对电子书包标准制定情况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不同的人会用完全不同的符号系统来认识同一件事情,电子书包也是如此。专家对此有很深刻的研究,他们有一套关于电子书包的话语体系,普通百姓也会从自身理解的角度去看待这一问题,这两者通常是不一致的。要让大家理解和支持,关键在于在不通话语体系之间搭建桥梁,今天的论坛就是尝试做“搭桥”的工作。为此,本次论坛特别安排了“高层对话”这一环节,邀请电子书包领域的顶级专家进行座谈,并解答各界关心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同行集聚一堂究竟能碰撞出怎样的智慧火花。有请各位专家入座。他们分别是:

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处长  王强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标准委员会专家  祝智庭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杰夫

上海市虹口区科委副主任、虹口区信息中心主任  卞学敏

同时,请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先生来主持今天的高层对话,有请。

1545-1640【“电子书包与数字教育出版”高层对话】

【主持人】

由于时间的关系,高层对话环节到此结束。通过刚刚的提问和解答,相信大家对电子书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十二五”是我国教育改革和数字出版产业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个时期,让我们共同推进数字化学习方案,探索开放、互动、共享的教育模式,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改革进程,让电子书包真正成为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现代化的领头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让更多的学生、老师成为电子书包的受益者,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请各位嘉宾上台合影,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这历史的时刻!同时,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的光临!

谢谢大家,再见!

1640-1650【合影&结束】

 

2:高层对话的一些观点

    论坛活动中的高层对话,由新浪网微博进行现场直播,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很多网友参加讨论。在对话的过程中,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先生也通过视频在上海和现场进行了互动。

问题一:简要描述一下自己心中的电子书包。

卞: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教学资源的均衡化;二是解决学生的学习负担,解决应试教育问题。

王:是对中国出版和中国教育的革命性变化。推进电子书包的原动力在哪里?是减轻书包的重量、节约纸张吗?我看不是,关键在于教育变革的需要。中国出版界愿意为教育变革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电子书包会带动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我们对此一定要坚定信心,出版业在其中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问题二:电子书包能否替代纸质教材?

张:一定能!学校正处在从工业化社会向知识化社会转型时期,学校教育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子书包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形态。

问题三:葡萄牙、西班牙现在已经人手一机,我们全国普及电子书包,将会在哪一年?

卞:从硬件上没有问题了。最终是教育形态、教育制度的变化,大约需要58年的时间,正好是中长期规划完成的时候。

祝:教育模式的变革很不容易,这是文化的变革,从历史上看,文化变革的周期是大约76年左右,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也只有50年的时间,因此我估计大约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

王:很难预测。我希望是2020年,这也是新闻出版业实现从大国到强国转变的时刻。

问题四:技术的进步不能替代机制的改革,面对数字化的挑战,教育内部要做哪些方面的改革?

张民生:要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发挥技术的效能,达到教育改革的目标。当前教育改革,一个是均衡发展,一个是提高质量。政府在均衡方面投入很多,但还需要软件,师资条件的跟进,现在中西部地区在软件建设上还跟不上;提高质量,真正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提供适合每个学生的教与学,教育针对每个孩子、学习适应每个孩子,才能做到真正的教育公平,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既是观念转变了,即使每个老师非常努力,面对几十个学生,也很难做到个性化的学习,这不是仅有高尚的师德就可以解决的。必须要有各种技术、硬件和软件的保障。网络的应用,可以为所有地区提供优质的课程,这是均衡和公平的价值取向。要个性化学习,要培养创新素养,必须要每个学生都能高度参与、都能高度互动、必须要有丰富的情境和多样的资源,要有及时的评价,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这方面的改革。电子书包不仅仅是学习的终端,它把教育带进新的教育环境,迎接新的教育要求和挑战。这种学习终端将有巨大的推进作用,不仅学生可以用,教师也可以用。

祝:电子书包是第三次文化领域的技术革命,第一次造纸术,第二次是印刷术。技术可以创造很多奇迹,而且有很多是很难预料的。

问题五:电子书包的普及会否影响孩子的视力?

张: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电子书包的应用首先要考虑孩子的健康。从技术的角度看,已经不成问题,但还没有广泛的应用,面对广大的市场,价格会降下来,不回比纸更影响视力。

问题六:当前电子书包的价格还是有点偏高,对家长来说是一笔投入,应该是政府买单还是家长买单呢?

卞:启动的时候政府一定要推动,后来可以变成家长买单。

王:教育必须是政府投入的事情,不应该让家长买单。现在的教材是政府采购的,电子书包同理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费用。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很多家庭还比较困难,让家长来购买不太现实。可以考虑由政府来租用硬件厂商的相关设备。

问题七:推进电子书包,最关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卞:产业链,有两样东西可以引起企业的关注:数字内容的加工业;工具部分的产业。

张:创新。重新思考教育,彻底改造学校,改造我们自身;

祝:心动不如行动,有效地合作;

王:投入,人力、精力、财力、研发,爱心和责任心。

仇勇平:评价体系的变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