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孩子点亮一盏心灯

(2011-03-28 08:38:55)
标签:

池塘之底

问题学生

残忍行为

向善之心

音乐魔力

教育

分类: 我的心情

——观看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这是二战之后不久(1949年)的法国乡村。

一群问题儿童被关在一所名为“池塘之底”的学校里。说是学校,其实与监狱差不多,一个奉“行动-反应”为准则的残暴校长,动不动就让孩子关禁闭,做各种惩罚性的劳动,甚至痛打孩子;老师们一个个面无表情,对看不惯的学生大声吼叫;家长来探望孩子,就像到监狱里探监一样,要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高大的围墙和坚固的铁门,将孩子们“囚禁”其中,与世隔绝……

一个心怀梦想的音乐爱好者马修,在求职的路途上历尽波折。在自己人生的低谷时,接受了担任“池塘之底”学校学监的任务,来到了这所学校。他努力感受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通过音乐为孩子点亮了一盏心灯,也让自己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

第一,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向学的一面,教师需要为他点上一盏心灯,让他看清前行的道路。就拿电影中的皮埃尔来说吧。具有“天使的脸蛋,魔鬼的心肠”的皮埃尔,是一个喜爱偷窃、屡次逃学而被公立学校开除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为了处理另一个男孩的问题,马修让皮埃尔负责监管课堂秩序,等马修回来之后发现,皮埃尔不仅没有维护课堂纪律,还在黑板上创作漫画肖像,嘲笑马修老师的秃头,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面对这样的的举动,马修没有动怒,而是从皮埃尔的手上拿过粉笔,也为他创作了一幅带有讽刺意味的侧面肖像画,小小地回敬了他一下。

皮埃尔有着幽闭而敏感的心灵,又有着与生俱来的美丽歌喉,但他很孤傲,也很自卑,从来不肯在公众下展示歌喉的美丽,甚至以戏谑的姿态将自己出局。在没人的时候,又常常独自潜往教室,让自己的声音穿过骨头、穿越校园,窜向云霄,窜向生命的天堂。马修为他独特的歌喉所感慨,想尽了各种办法,终于让他站在大家的面前,成为合唱团里的领唱者。

皮埃尔有着严重的“恋母情结”,当马修与皮埃尔的母亲并肩交流时,心生妒忌的皮埃尔竟然将一瓶墨汁倒泼向马修,搞的马修头上和衣服上全是墨汁。同学们气不过,围着皮埃尔质问,还要动手打他,是马修制止了他们,并安慰他的母亲。马修对皮埃尔的惩罚就是不让皮埃尔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合唱中的独唱,以此警告皮埃尔——你不是不可替代的,老师真的生气了。果然,这远比关禁闭更能触动孩子的内心。直到在贵宾面前表演合唱时,马修才给了皮埃尔再次独唱的机会,并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被宽恕的喜悦。

皮埃尔最终成了世界著名指挥家。如果没有马修为他点燃的这盏心灯,他会有如此的成就吗?

第二,居高临下的教育,往往会将残暴带给孩子。孩子回应社会的,也必将是自己的残暴。在校长哈桑这里,处理问题学生的方法非常简单:咆哮、取消学生的娱乐并罚他们劳动、打骂甚至关禁闭。哈桑所持的基本观点就是“人之初,性本恶”,他认为教育就是压制人性中的“恶”,时刻戒备着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恶”,遇到孩子的“恶”就要用暴力来对待,让他们不敢再“恶”。

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乐格克因为心存不满,将一把斧头藏在了学监居住的房门的上边。当马桑带着马修到他居住的房间,并想帮他打开房门的时候,斧头掉了下来,击中了马桑的鼻梁上方,鲜血直流。哈桑大为震怒,立刻将全体学生都集中了起来,因为没有人承认,于是就有了“连坐”的惩罚,每个人蹲三天的禁闭。

哈桑存放在房间里的十万法郎,被其中的一个学生给偷了,哈桑大怒,认为一定是新来的学生蒙丹干的。在抓住蒙丹之后,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亲自设问,并左右开弓,连续不断地扇蒙丹的耳光,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半小时,并最终导致蒙丹被警察抓走。就在哈桑外出活动、跑官要钱即将成功的时候,接到了一个电话——因误解而被蒙羞的蒙丹,纵火烧了给自己带去无尽痛苦记忆的学校,留下一个诡秘的笑容,转身远去。哈桑也因此而被上级解职。

给予学生残暴,就是在播下残暴的种子。

第三,音乐有着不同寻常的魅力,它可以将四分五裂的心凝聚起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学生在宿舍脱口创作、任意高歌,并以马修的秃头为话题,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和愤懑。马修没有生气,反而受到了心灵的震撼:他的音乐创作将和孩子的生命一起迎来新生!

马修决定组建合唱团,让孩子在幽晦的池塘之底,看到黑暗中的希望之光,感受到单调生命深处的热忱。马修从不断打架斗殴的皮埃尔身上,发现了他异乎寻常的音乐天分,并在日记中写道:“他自己感觉不到,可我却确信无疑,他的嗓子是个奇迹,预示着一种异乎寻常的音色。”马修知道,唯有音乐,能浸润清洁他的灵魂;唯有音乐,才能使他自由畅达地奔赴理想;唯有音乐,才能使他祛除邪恶,永葆生命的纯净。

尽管有校长哈桑的不断骚扰,合唱团进展的还是非常顺利。令人振奋的是,随着合唱水平的提升,学生之间的不良行为减少了很多,学校也变得更加和谐了。古板的校长哈桑也加入了足球队,甚至爬上办公桌,放飞纸鸽,放飞童真;刻板的朗古卢瓦的数学课堂语言的竟然充满了和谐的音乐节奏,后来还加入了合唱团,弹起了风琴;皮埃尔的母亲感受到马修对于孩子欣赏的力量,感受到未来生活的希望,从此生命也发生了完全的转向……

在聆听孩子们成长的拔节声的同时,马修也感受到自己身上潜滋暗长的力量。孩子们精彩绝伦的演唱,让他灵感澎湃,渐趋佳境。年轻而驿动的心被美妙的音乐点燃,倏忽之间灵魂飞舞而上,将泪痕烘干,把自我沉醉。课堂内,操场上,宿舍里,他们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感觉着内心欢乐的震颤。眼望着天空,放飞灵魂深处对自由的渴望,在遥远的天边建筑着属于自我心灵的小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