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2010-12-23 08:27:28)
标签:

孙中山

纪念中学

德育教育

社会力量

教师培养

校长理念

教育

分类: 校园一瞥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中山纪念中学最初校门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宋庆龄题写的校名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中山纪念中学全景图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逸仙堂,现为校史馆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孙中山与孙科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纪念孙中山原配偶夫人卢慕贞而设的慕贞堂,现为校长室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校歌与校训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寿屏公园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汪精卫题写的墓碑,他的字写的不错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校园新貌

中山纪念中学印象 王立强局长在参观了学校校史展之后留言

 

在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翠亨村,有一所在广东乃至全国很有影响的学校——中山纪念中学,我们这次的教育考察之行,其中的一站就是到这里来学习。

中山纪念中学是孙中山先生的长子孙科秉承其父“谋建设,培人才,为富强根本”的遗愿而创办的。建设于1931年,由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进行设计,1934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选择翠亨村这片土地来建设这样一所高规格的学校,身就很有意义。为了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当年在选择校址的时候,孙家拿出了自己的祠堂和祖坟山。学校里有一个公园——寿屏公园,就是纪念孙中山的大哥孙眉(孙寿屏),孙眉的墓也在公园里,在里面还能看到汪精卫题写的一块墓碑。文革期间,中山纪念中学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块墓碑因倒在山坡的草丛中而没有被发现。

学校建校之初的面积是240亩,全部由国民党政府投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校一直保持着这样的规模。进入21世纪之后,学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先后进行了两次的扩建,现在的学校,占地面积850亩,高中每个年级30个班级,共90个班级,初中每个年级8个班级,共24个班级,全校学生人数5900人左右。现在的很多大学,也没有这么大的面积。学生一个年级就有一个学堂,相当于上海一所高中的学生总量。要在学校里走一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在参观的过程中,学校专门安排了电瓶车,将我们带到校园的不同位置,就这样走马观花,也用去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在中心纪念中学考察学习,以下几个方面印象深刻:

第一,学校的德育工作

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学校,中山精神是纪念中学得天独厚的育人宝库。历届师生坚持“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的校训,以学习孙中山“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为依托,围绕“三高”(树立高远志向,培养高尚人格,陶治高雅情趣)构建德育体系,形成了浓郁的校本德育特色。

富于特色的系列教育形成了纪中特有的“德育场”,优良的校风使人踏进校门就能够意会到、感受到;学生的理想信念,从言谈中可以了解到,从举止中也能感觉到;学生从行为习惯到思想道德,都能够体现“三高”要求。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生源情况比较复杂的近6000人的学校,多年来违法犯罪率为零,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佐证学校的德育工作。

没有良好的德育,就不会有良好的教育。中山纪念中学充分利用了学校得天独厚的德育资源,让中山精神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灵,这是学校教学工作和教育质量持续名列前茅的根本基础。

第二,全社会关心教育的行动

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这句口号在中心纪念中学这里有了很实在的意义。

首先,从政府的角度看,中山市对全市的教育非常重视,而且很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采用了一种国内罕见的方式来支持教育。两次的学校办学规模扩张,需要投入将近8个亿的资金,政府在其中拿了大头。不仅仅是投入资金,政府还成立专门机构,动迁了学校边上的一个整建制村庄和两所学校,为学校的扩容铺平了道路。其次,从社会的角度看,整合社会对教育都非常支持,无论政府给教育投多少钱,民众都没有意见,不会因为而对政府提出质疑。要知道,广东的民主气氛还是非常浓郁的,最近召开的亚运会,广东的媒体对其中很多事情的批评那可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呢。其三,民营企业对教育的捐款力度也很大。对于中山纪念中学来说,每年学校的总运用成本非常高,其中学校的学费等总收入只有总支出的40%左右,其余的部分大头靠政府拨款,民营企业的资助也非常可观。这一点也跟上海不同,上海有钱的民营企业很多,但愿意资助教育的民营企业很少,学校基本上都要靠政府拨款过日子。

第三,教师队伍建设有独特的思考

大规模的扩张,很容易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中山纪念中学从03年学校开始扩张至今,引进了200多位青年教师,这些教师的到来,并没有使学校的教育质量下降,而是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准。这其中有几个值得借鉴的经验:一是引进的教师中,30%以上的教师来自非师范类的综合性大学。这些新教师虽然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欠缺一些,但综合能力很强,视野也很宽广,工作热情也很高,给学生和学校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二是坚持开展评教评学活动。每学期都会举行一次全体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课活动,通过多项指标来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学生若对教师有意见,学校非常重视,会再次回到班级进行各种访谈,了解教室上课的特点,诊断教师教学中出现问题的根源,帮助教师加以改正,并设定期限;三是选人用人的时候,就关注那些非常阳光的教师,因为教师自己不阳光,培养不出有激情的学生。一个人跨进了教师这个职业的门槛,就意味着一辈子的奉献,所以教师一定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第四,做好校长的五点体会

贺优琳校长,是全国人大代表,在中山纪念中学校长的岗位上已经奋斗了十多年,学校有今天的成就,与他的努力十分不开的。他在和我们交流的过程中,谈到了做好校长的五点体会,值得各所学校的校长学习。一是用脑子谋划学校的发展。要将整个的心放在学校上,去思考学校的发展,做一个对历史负责的校长;二是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学校的事情没有大事和小事,每一件事情都很重要,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所以一定要用心去做;三是关爱全体学生。学校里五千多名学生,如果教师要给学生进行分类,将会造成一大批的所谓“差生”。校长和教师一定要树立这样的理念,那就是在中山纪念中学没有差生,人人都是材,这是提升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关键;四是要善待所有的教师。校长和教师,只是职务不同、岗位不同,教师中能人很多,比校长有本事的人很多,作为一个校长,一定要做到善待教师。只有校长善待教师,教师才会充满阳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校长善待教师,教育才能发展,国家才有希望;五是充分挖掘并用好社会资源。学校是一个花钱的地方,校长和教师都要有开源节流的意识,要把政府拨给的每一分钱用好。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让大家都来关心教育,都来支持教育,不断开发新的资源渠道,保证学校的良性发展。

 

作为一个校长,一定要用心去做工作,要对自己的位置有敬畏感。其实,参观学习也是需要用心的,用心去聆听和观察,所得到的收获一定就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科学的核心
后一篇:圣诞随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