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色城镇印象

(2010-10-05 08:23:24)
标签:

大唐袜业

山下湖珍珠

国际市场

集聚效应

旅游

分类: 旅途随记

在诸暨,除了游览风景名胜,感受自然之美外,我还走马观花地走了两个乡镇,了解了它们的主打产业及其发展历史,让我大开眼界。

一、国际袜都大唐镇

绍兴诸暨市大唐镇建镇仅22年,本地人口不足3万,却造就了一个每年袜子产量占全球的1/2、全国的80%“国际袜都”。每年为全世界人均提供两双袜子。其中,美国和欧盟是其主要出口地。

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唐有个从前在河里摸螺蛳赚点小钱的农民,在浙江义乌看见一台闲置不用的木头手摇袜机,灵机一动,就将它从那位老太太手里买下,回家织起了袜子。袜子织成后拿到公路边田垄上一摆,买卖也真的做成了。于是村里人纷纷仿效,到1983年初,以手摇袜机做袜的农户占当地农村总户数的70%以上。很快,大家手头的钱多了起来,大唐人民的原始积累,就是这样分分厘厘地积攒起来了。紧接着,电动织袜机的引进,生产工具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星星之火终于成为燎原之势,日出日落,集体耕作日子被挨家挨户的隆隆机器声所替代,袜业在大唐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得益于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198812月大唐正式建镇。为一个生产袜子的地方进行专门的行政建制,这是大唐民间经济成长脉络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很短的时间内,大唐便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现在大唐人的人均纯收入早超过了万元,小小的一双袜子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从袜业机械制造到各种原料生产,再到袜子的生产、销售、物流形成一条龙,大唐有着极为完整的产业链。可以说在大唐任何一款先进的袜机和配件都可以买到,任何一款袜子都可以生产,任何一种主要原料都可以生产和配置。大唐袜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独特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整个大唐袜业区现已拥有近万家袜业企业,并呈现宝塔型的企业结构。

现在大唐镇有8万名外来务工者从事与袜业有关的生产活动,这一人数远远超过当地人。把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安顿好,让他们安心在大唐工作,大唐人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从开始生产袜子到今天30多年的历程,大唐人走过的是一无中生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的道路:没有织袜的传统却打造出享誉全球的国际袜都,从来没有生产原料却成为了全国最大的袜业原料生产基地。小产品形成大产业的奇迹,大唐演绎了块状发展的经典。

“靠贴牌加工‘吃饭’已过时,靠低价销售已无生命力。”这是今天大唐人的共识。用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业,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正促使大唐一步步向真正的“国际袜都”迈进。

 

二、珍珠帝国山下湖镇

40年前,一个叫何木根的诸暨山下湖农民在自己的水塘里尝试养蚌种珍珠,经历了失败的折磨之后,终于获得了成功。1973年,何木根背着自己从河蚌中育出的一斤二两珍珠,在省医药公司卖了497元钱。这是他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这些钱在当时可以买10头猪,甚至造两间房子。何木根的497元财富故事点燃了山下湖人的珍珠热情,木根也向村民传授珍珠养殖技术。从此,用鸡冠蚌殖珍珠走向了千家万户。30年的发展,山下湖从一个原本与珍珠无缘的小镇演变成今天名副其实的珍珠帝国

如今,山下湖镇的淡水珍珠产量占到全国的80%,占世界淡水珍珠总产量的73%,形成了以加工企业为骨干,专业市场为龙头,社会化服务相配套,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涌现出了千足佳丽阮仕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珍珠品牌,在世界上基本确立了淡水珍珠养殖中心、贸易中心和研发中心的地位。从珍珠漂白、增光及染色等加工技术的改进开始,到开发纳米珍珠粉、珍珠纤维内衣等,几十年来,山下湖人在珍珠产品的深加工上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当然,山下湖的淡水珍珠绝大部分都不是在诸暨这一带养殖的。掌握养殖技术的山下湖“珠农”们,在全国五大淡水湖区域寻找水质优良的淡水湖域,在那里育蚌苗、种珍珠。现有养殖面积达40万亩,养殖户达3000多户。养殖出来的珍珠再汇聚到山下湖,进行加工和销售。

我和销售珍珠的一个店主进行了交谈,询问珍珠养殖的具体过程。他向我简单介绍了有核珍珠养殖的过程及其风险。将蚌壳切割成12毫米左右形状不同的块状,植入活蚌体内,在35年的时间内,这一块状物被一层层地持续包裹,最终形成一颗颗形状各异的珍珠来。珍珠的形状与植入蚌体内的块状物的形状有直接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在蚌体内植入一个块状物的成本大约为1元钱,每年养殖的成本大约是1元钱,如果一个蚌养了5年,其成本就要达到6元以上,考虑到蚌在养殖过程中15%左右的死亡率,每一个蚌内的珍珠,要达到10元以上的收入,才能够赚到钱。这是一个需要长线投资而且高风险的行当。

国人对珍珠的喜爱程度明显没有金银饰品高,因此,山下湖的淡水珍珠,有70%是出口的。2008年底开始的金融危机,对山下湖珍珠产业的冲击力非常大。如何从倚重出口转向国内市场,是山下湖人正在着力破解的一道难题。

 

三、几点思考

1.为什么两个镇都能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为什么这样的知名品牌主要发生在浙江这块土壤上?

2.两个镇发展的轨迹并不相同,一个是加工型的,劳动力密集程度很高;一个是技术型的,对养殖技术的革新情有独钟。尽管发展轨迹差异很大,但各得其所,发展的势头都很好。它能给我们一些怎样的启示呢?

3.政府在扶植镇特色行业方面,究竟应该处于怎样的位置、持怎样的态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品牌产业的健康发展?

4.产业的集聚效应在这两个镇体现的都非常的鲜明,这对今天的中西部开发政策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来说,有哪些现实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