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幼儿教育的三条目标

(2010-08-07 08:32:27)
标签:

日本

幼儿教育

三个目标

自立

有序

规则

教育

分类: 海外短波

博友唐建新在他的博客中发文,对日本幼儿教育的目标谈了自己的看法,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意义,特摘录并引申讨论如下。

日本幼儿教育的三条目标,非常明细且有实际的教化意义:能够不麻烦别人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去做;用完之后的东西要放回原处;与父母朋友及其他人约好的时间要提前十分钟等待。

目标一:能够不麻烦别人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去做。

能够不麻烦别人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去做,这是在教育和鼓励孩子从小就要自立。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要经历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这一阶段。每个幼儿从本能上看,都是渴望扩展自己的视野和能力,尝试自主地去完成一件又一件工作的。但家长和教师总是觉得孩子太小,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因此替孩子做了很多原本应该他们去做的事情。这表面上看是爱孩子,实质上则是在减缓孩子成长的步伐。

只有独立地去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孩子才能够在其中获得自信;只有自主的去做一些列的事情,孩子才会懂得如何去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凡是能做的事情不麻烦别人,才会明白当自己请求别人的时候,实质上就是在麻烦别人,从而对他人多出一份感恩之心和敬重之感。一个充满自信、善于协调各方关系、具有感恩之心的人,是一个具有强大内心力量的人。这样的人走向社会,才能够说得上自力更生和自强不息,也才能够有艰苦奋斗与顽强拼搏。

目标二:用完之后的东西要放回原处。

用完之后的东西要放回原处,要求孩子从小养成有序的习惯,做事情要善始善终。

大多数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件被自己珍藏起来的东西,某天突然要用的时候,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寻找,但总也找不到。这和自己平时生活和工作常处于无序的状态是很有关系的。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秩序都非常重要,让孩子从小养成有序的行为和思考方式,自然成为幼儿教育的基本目标。

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原处,从其本意来说,就是要培养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具有位置感,明白一件物品平时是放在何处的,知道放在那里的原因,在使用这一物品之后能够让它归位。引申出去,就是强调做事情要“善始善终”。就像演一场戏,不光要关注演出前的准备、演出过程的精心投入,也要关注演出之后的谢幕以及与观众的沟通,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

从学习的角度看,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悟学科的知识和概念是很重要的,但这只是学习的第一步,还要将学到的知识和概念放回到日常生活实际之中,明白知识和概念的具体应用。一个新的知识,只有与原有经验进行对接与融合,纳入到孩子已有的认知体系之中,才能被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目标三:与父母朋友及其他人约好的时间要提前十分钟等待。

与父母朋友及其他人约好的时间要提前十分钟等待,这里面透露出的是契约精神与规则意识。

人与人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人与机构之间,认真履行成文的、不成文的各种契约,信守承诺,勇担责任,对别人、对社会有一种永恒的负责态度,受人之托,终人之事……等等这些,都可以归纳到契约精神中来,就是每一个体的每一个行为的细节都充满着对别的个体的在意(责任)和默契。诚信的本质就是契约精神。

田忌赛马传颂千古,甚至说这个故事表现了孙膑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运筹能力,揭示了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但其实,田忌(孙膑)就是胜在作假、破坏规则和契约上——用下等马假充上等马、上等马假充中等马、中等马假充下等马于齐威王比赛,违背了二人所约定的上等马对上等马的规则,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田忌(孙膑)的胜利是以葬送诚信、守则、公平等基本信条为代价的。

规则意识,是指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比如说,排队的次序是法治,每个人都可以排队是民主,那么每个人都愿意排队就是规则意识。遵守大家做出的约定,就是规则意识的具体体现。

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紧密、关系繁杂的社会,要能够在这个社会上立足,遵守契约与规则就显得非常重要。从小培养孩子们这方面的精神和意识,体现了日本教育的深思熟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