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谢林寒

(2009-12-09 12:30:42)
标签:

李林寒

出版者

尊师园书坊

读书

乐趣

诗意

情感

分类: 我的心情

122日那天,收到博友“李林寒”发来的一张纸条,开始了我俩之间的一段“纸条”对话,也给我带来了一份喜悦和一包精神食粮。

李林寒    2009-12-02 12:15

pplong老师好,偶然看到你有关教育的博文,很不错,我是首师大出版社的编辑,做教育人文方面的,《好老师在这里》是我们出版的,如果感兴趣的话,我想给你邮寄几本“尊师园书坊”系列的其他图书,希望能够得到你的指导。问候。

pplong    2009-12-02 13:14

非常感谢!我的地址是: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四平路1058号,邮编200092 姓名:常生龙。我在首师大读过一年的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课程,也算是母校的学生了,呵呵。向您问好!

李林寒    2009-12-02 15:23

原是常老师,很是惊喜,能在此一遇,我是晚辈,失敬了:)我会尽快将样书寄出,问候~

李林寒    2009-12-05 10:38

常老师,您的邮寄地址四平路1058号好像有些小问题,已通知上海那边快递将样书邮寄到天宝路1058号。不知是否妥当?问候

pplong    2009-12-05 16:10

抱歉,是我的失误。在四平路上工作了好多年,稍不留神就会将地址写错。你的地址是对的,我回头到教育局看一下书是否已经到。再次感谢!

李林寒    2009-12-05 17:15

嘿嘿,没事的,明天可能转送到教育局,问候~

pplong    2009-12-06 21:04

今天下午到教育局,书已经来到,非常感谢!我会每一本都读完,并写出自己的读后感的。看你的信,知道今后有好的书还能送我阅读,这真是太好了,再次谢谢。

李林寒    2009-12-07 13:24

问候常老师,书收到就好,希望多提意见,保持联系,嘿嘿:)

 

为什么会将自己工作的地点都写错呢?我过后进行了一番反思。最近一段时间事情很多,工作期间事情是一件接着一件,很难静下心来。不断地变换工作的“频道”,把自己都给搞晕了,地址写错,实际上就是工作状态的一种反应啊。

林寒寄给我的一套“尊师园书坊”系列丛书,都是台湾的教育工作者撰写的,我读过的《好教师在这里》(林文虎著)就是其中的一本。其他的几本我还没有读,所以不敢妄加评论,但就《好教师在这里》这本书来看,确实是一本好书。今年81日,我在博文“教师应该读的十本书”中,特意推荐了这本书。细心的博友“风雨同舟”还在评论中问了我一个问题:“您推荐的10本书,有7本是国外的。是偏好,还是国内的好书确实少?”实际上,除了7本国外的之外,剩余3本书籍,有两本还是台湾作家的作品,只有一本书是华师大崔允漷教授主持的一个科研项目的结题报告。国内作者的书读了不少,要么学科性、专业性太强,不适合给广大的读者推荐;要么就是缺少思想性和独创性,给人的启示不多。在读书的过程中,国外专家们的严谨求实的治学、客观公正的态度、充满创新的思想,让我受益很多。台湾的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细节问题仔细研究、深切把握的能力,更是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所以,能够得到一套“尊师园书坊”丛书,可以从中更多了解台湾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探索和思考,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林寒是一个非常认真而且细心的人。不光给我寄来了这套丛书,还特意给我写了一封信,让我更加感动:

常老师:

您好!

我是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李林寒。在新浪博客上不期而遇,着实感到惊喜,这大概是“书缘”吧!一切皆因书而起,是件快事!

说回来,我算是个初入门的做书匠,也只因喜好读书才入得这个行当,且在做一些有关教育的书籍,在这个繁乱的时代,倘若能静下来,做几本好书出来,也算有些许意义。这对我来说是幸事,更为庆幸并感到喜悦的是,能遇到您这样好书而知书的老师。

因为有了书,做书匠与读者相遇,这是桩美事。书,此时便成为一种与世界难以描述的关联,是一种慢的抒情和彼此抵达的方式,这种情结与书本身没有多少联系,但书的确是作为桥梁。联通了作者、读者、以及我们这些做书匠,联通了内心与外在,也联通了小小的世界。可谁又知道世界到底有多大呢。读书是奇妙的,能碰到有相同读书志趣的人同样奇妙。在日常工作、甚至日常生活中我也总在有意无意地寻找着读者,这是书与文字带来的乐趣,这种乐趣也总是意外地发生,充满了诗意。

    ……

没有征得林寒的同意,就将他的信在这里公布了,不知道林寒是否会怪罪。不过,确实如林寒所说:“读书是奇妙的,能碰到有相同读书志趣的人同样奇妙。”因为书籍,让我们这些原本并不相识的人走到了一起,可以就一个共同的话题展开讨论、思考和分享,这真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林寒是一个有心人,在做出版工作的同时,还在关注那些潜在的读者,关注他们对书籍的评价,以此来判断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这让我感受到了他的那份责任感。我们每个人若都能如此对待自己的工作,那将产生出多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呢?

感谢林寒,在寒冷的冬季里送来的一份温馨和感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