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几点回应

(2009-12-07 13:10:35)
标签:

重点课题

开题会议

教学改进

教学效益

几点回应

教育

分类: 会议纪要

上周《教学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题的开题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既让参与课题研究的各个初中学校对课题的实施有了更多的了解,专家的点评又给大家创设了思维碰撞的时空。我自己也从中收益颇多,这里再做几点回应。

1.关于专题情报

专家建议我们成立一个专题情报组,对研究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了解他人已经完成了那些研究,分享合作伙伴的成功经验。我首先想到的是,组成一个由教育局中教科牵头,教师进修学院的教研员、各个学校课题组的教师组成的课题情报组,编制有关课题进展的不定期的简报,将搜集到的与课题有关的情报、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进展情况等通报给各学校子课题组,以及关心本课题研究的人员。后来一个朋友提醒我,可以建立一个专题博客,通过博客进行情报的共享和交流。

对呀,自己每天都在使用博客,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好这一交流平台呢?博客和简报相比,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促成相互之间的互动,可以及时看到关心我们研究进展的人们给予的意见和建议。说干就干,课题的博客已经建立起来了,名称就叫“教学改进项目”,主要的栏目包括“情报资料”、“课题进展”、“学校课题”、“困惑争鸣”、“友情参与”等。博客的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jxgjxm。目前这个博客的内容还很少,但我相信,随着课题研究的推进,研究的信息会越来越丰富的。

2.关于突出重点

专家提醒我们,课题研究的时间非常有限,要突出重点,进一步梳理本课题研究想要突破的几个方面,只要能将梳理出来的这几点做好,已经很不容易了。

按照我原来的构思,是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作为重点予以突破的,从专家给出的建议看,这三个环节涉及的面还是太宽泛,依然没有突出重点。我想,是否可以将这三个环节中的以下几个问题作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呢?

第一,备课环节中教学目标的改进研究。目前的新课程改革中,关于教学目标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从一维目标到三维目标,这个转变跨度较大,很多教师难以适应,如果能够有所突破,有助于教师理解课程标准和深入分析教材。

第二,在上课这个环节中,注重对两个问题的研究。一是新概念的首次教学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很多教师认为,写在教材中白纸黑字的概念,学生一看就明白,没有很多的讲头,所以在这些地方花费的时间不多。但学生出现的问题,往往就是概念不清造成的。二是学生学的逻辑的研究。无论是理科教学还是文科教学,在课堂上都有一整套的逻辑体系,比如问题呈现的顺序:从已知到未知;学习内容的性质:从形象到抽象;研究对象的特征:从局部到整体;思维水平的递进:从低级到高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这些逻辑关系的认识和把握。

第三,在课后这个环节中,重点突出对作业设计的可解释性的研究。一堂课结束之后,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几道作业题让其巩固知识。有一些问题是教师要回答的:为什么选择这几道作业题?试题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什么?试题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是什么?试题如何体现思维的逐级提升?……

这四点,都是课堂教学每天都要面对的,但也是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地方。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还要和课题组的成员们进行沟通,还是通过情报搜集,看他人是否已经有了现成的经验。

3.关于推进机制

时间很短,要使得课题研究有所成效,必须有推进的机制。我现在考虑的推进机制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

第一,课题研究的专题博客,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研究进展呈现。这是动态推进此课题的一个很好的机制。我也会主动参与,多在博客中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引发大家思维上的碰撞和思想上的交流。

第二,针对学校设立的子课题研究方向,通过项目推进的方式,组织相关的专家,到学校里去跟踪研究,听课评课,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帮助学校提炼经验。

第三,定期召开学校子课题进展情况展示交流会,介绍学校在教学改进中的具体做法和有益经验,将好的经验在区域范围内进行推广。

4.关于差异教育

“以人为本”的教育,必然关注学生的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并将差异作为最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这是我区原飞虹中学提出的“分层递进”教育的核心理念。在课题立项之后,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是实施课题研究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要加以充分利用。

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组成一个专门的团队,来研究“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目前有10所初中的学校里参与了这一项目的研究。我们将尽快梳理出“分层递进”的一些有益经验,将它运用于课题研究之中,让课题组的成员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实践“差异教育”,做出新的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