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回故乡过除夕

标签:
除夕亲情乡情杂谈 |
分类: 我的心情 |
前几天在博客中回忆了故乡过年的味道,让我对故乡的思念、对母亲和兄弟姐妹的思念与日俱增。思乡的情感就像决堤的海,一发而不可收。人虽然还在上班,但心已经飞了回去。于是赶紧在网上查询机票的订阅情况,看临近年关能否走的成。让我非常意外的是,居然购到了年三十的机票,而且还能够打折。飞机的机长也似乎非常理解大家的归乡之情,人一上好,飞机就开始在跑道上滑行了。下午15:00到达新郑机场,16:00回到家中。
今年的冬季,对于河南来说是一个缺水的季节,入冬以来到现在几乎没有下过雨和雪。这几天虽然寒潮来袭,温度很低,但依然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据我的弟媳介绍,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用洗衣机洗衣服,洗着洗着洗衣机的控制旋钮就都给冻住了,要不断地用热水去加热这些控制旋钮,才能够将洗衣的活继续做下去。尽管气温不高,但走出机场,并没有寒气袭人的感觉,风不是很大,在阳光的照射下,还有点暖洋洋的。这就是北方的冷和南方的冷的一种差异。上海的冷是一种湿冷,一旦冷起来常有浸入骨髓的感觉。
地上的各种小草都枯萎了,除了麦田里那一缕缕青苗,整个大地就是一片黄色。对于麦苗来说,可能也在盼望一场雪,好让它变成自己的“棉被”,在其中躲避风寒,接受滋养,为新年的蓬勃生长积蓄力量。村庄的周围,高高低低伫立着不同种类的树木,只剩下了枝干,恣意地向空中伸展,给人一种桀骜不驯的感觉。树杈上的鸟窝,因为没有了树叶的遮挡,一个个错落有致地裸露在空中。我留心观察了一会,没有发现小鸟在鸟巢周围的起飞和降落,说不定这些鸟也是一种候鸟,不等鸟窝暴露,就已经飞到南方去了。空气的质量很好,天高云淡,在高速公路上行走,视线可以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跨越多个村庄,让我忽然想到了两个字:空灵。道路上的车辆很少,尽管年三十和大年初一两天高速公路免费,但是大家还是选择在家里忙活,等待新年的到来。
家里的各种年货都置备停当了。我回到家中的时候,小弟弟和弟媳妇正在跺饺子馅,把各种各样的香料,以及全家对新年的祈愿,融汇在饺子馅中,紧紧地包起来,投放到沸水中升腾。生活在农村,最大的特点就是很多食物可以就地取材,在我的建议下,饺子也有了不同的风味,芹菜肉馅的、萝卜肉馅的……。在这个除夕之夜,这顿团团圆圆的饺子,包出了希望,吃出了幸福,阖家充满着欢乐和温馨。
新鲜出锅的饺子,是要首先敬自己的祖先和逝去的亲人的。一家人的团圆,不能忘记了这些先人。恭恭敬敬地端上一碗水饺,认认真真地敬上一个礼,别忘了燃放鞭炮,欢天喜地地请他们回来和大家团聚。这不是迷信,是对家庭、个人成长历程的敬畏,是对先人的一种尊敬和怀念。
每年的春晚,都是一份奉献给全国人民的饕餮大餐。很多的家庭早早就吃完了除夕的年夜饭,等待着春晚的开始,希望在开怀大笑之中渡过这不平常的鼠年,迎接令人期待的牛年的来临。我们的家庭也不例外。不过,家庭的团聚比这春节晚会的节日要浓郁了很多,一个晚上,弟兄几个都在交流各自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分享成功的欢乐,聊些小时候的调皮事,一直到了凌晨3点还不愿意入睡。
乡情,亲情,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