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记行十三:终结篇

标签:
北欧四国旅游 |
分类: 旅途随记 |
6月12日~20日的北欧之行,已经过去了十多天。断断续续,写了十多篇“记行”,记录了自己对北欧的点滴印象。7月份已经来临,我的记行也该告一段落了。今天对北欧的相关方面做一概况式的介绍,以结束本“记行”系列。
1.行程概况
这次的北欧之行,走了这样一条线路:上海浦东——芬兰赫尔辛基(转机)——丹麦哥本哈根——瑞典哥德堡——挪威奥斯陆——挪威松恩峡湾——奥斯陆——瑞典卡尔斯塔德——瑞典斯德哥尔摩——芬兰赫尔辛基——上海。芬兰和我国的时差有5个小时,其他三个国家和我国的时差有6个小时。
北欧四国地图
双时针钟表
2.经济生活
北欧,是童话世界。安徒生笔下的小美人鱼在丹麦,北海小英雄的发源地在挪威,圣诞老公公的故乡是芬兰,诺贝尔的出生地在瑞典。在这个靠近北极、远离我们的地区,每一个国家,都在用他们的童话或者类似童话般的文化影响着我们、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每一个国家,而且影响力又是那样的深远,这其中的意义值得我们品味。
北欧,是模范世界。芬兰是全球经济竞争力冠军常客,丹麦拥有最佳商业投资环境,挪威与冰岛夺下最幸福国家冠亚军,瑞典有最适合人居的城市。在生活质量上,尽管大自然条件恶劣,每年有半年冰天雪地,但还是由北欧夺冠。联合国2006年选出的全球最适合居住的幸福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最优国家),依健康生活、知识水平、生活水平三项指标做评比,除了已经连续六年夺冠的挪威继续蝉联榜首、第2名是冰岛、另外北欧三国也都在前15名内。
北欧,是未来世界。瑞典喊出2020年要成为世界第一个无油国,举国正竭力发展替代能源,变成新一波全球竞争动力。全球竞争力排行榜,芬兰、瑞典、丹麦囊括第2、3、4名,挪威和冰岛则分占第12和第14名。在此之前,芬兰曾经连续三年夺冠。而挪威更是在最近几年内,快速窜升为全球国民平均所得最高的国家,约6万美元。2002到2006年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国家排行,瑞典、芬兰、丹麦分别是第4、5、7名。
和安徒生合个影
在车上抓拍的路边风光
随处可见的风力发电
停泊在港口的私人游艇
3.人文科技
在北欧的国家中,丹麦是地理面积最小的国家,总面积4万3000平方公里,比台湾略大一些。其他的几个国家国土面积都是不小的。尽管如此,这些国家却都非常谦虚地称自己为“小国”,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人口单薄。所有北欧国家的总人口加在一起不过2500万人,比一个上海市的总人口多不了多少。
正因为自认小国寡民,北欧的各个国家更加意识到必须张开双臂拥抱全世界,要让自己尽快融入全球化经济之中。人民学语言很快、采用新科技很快、融入其它文化也很快,是北欧国家国际化的几个显著特点。北欧五国人民平均都会“三语”,除了自己国家的母语,还精通英语,再学习另一种欧洲语言做为第二外语。过去十多年来,北欧五国也面临传统产业因成本考虑,而外移东欧、印度和中国大陆的问题。为了成为仰赖知识的经济体,北欧五国莫不积极投资于高素质的教育和创新研发。事实上北欧的科技实力,从电信、重工、军事科技、汽车业等,近百年来一直很强,例如Ericsson、NOKIA、VOLVO、SAAB等品牌早就世界闻名。加上持续不断的研发能量,北欧五小国的竞争力,显示出了进一步增强的势头。
自然风光
波罗的海风情
挪威和瑞典交界处的界碑
4.社会福利
北欧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均收入挪威在四国中最高,同时也是世界第2,每年5万多美元,丹麦也接近这个数字,瑞典和芬兰基本上是一个水平线,都在3.5万美元以上。北欧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基本上都是免费的,所以一个北欧人想没文化是一件相当有难度的事。就拿芬兰来说,约三成的国家总预算,使用于社会福利。 而芬兰的学龄儿童,平均每年领取1万欧元的政府补助,到24岁前平均每人花费的国家社会福利经费,超过16万欧元;几乎可说终身免费教育,教育支出只占家庭支出的1%,教育支出都由政府一肩揽下。
高所得、高税赋,却也高福利,这是北欧国家收入和分配的一个典型特点。有人戏说在北欧想特别穷也是一件难度非常大的事情,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因为社会福利特别高,即使一个人懒得要死,什么都不想干,政府每年也会给1~2万美元的福利金。每年的6到8月,北欧人能够一连三个月放假休息,每周的工作时间是4~4.5天,都与这种高福利的社会制度是很有关系的。
随处可见的路边酒吧
我们乘坐的游轮
芬兰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