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赴菲记事之三:中华中学

(2008-04-16 15:01:28)
标签:

教育交流

办学思想

学校教育

视觉/图片

教育

分类: 旅途随记

培训所在地三宝颜中华中学(地址:Gen. Vicente Alvarez St.Zamboanga CityP.O. Box 114Philippines),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学校。

IMGP5874.JPG 

中华中学的徽标

中华中学创办于1919年,原名为“国民学校”。当时在三宝颜生活的侨民有感于创业的艰难,为承传中华优秀文化,使世代子孙不忘我们固有的传统文化美德,遂共同创设了此校。创办之初,学生数稀少,校舍也是租赁的。建校第五年,随着学生数量的逐渐增加,原来租赁的教室不够使用,就另租了一个较大的校舍,并改名为“三宝颜市中华中学”。当时学校的主管部门还是中国的国民政府,办学也是经过国民政府批准备案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由于日本的入侵,中华中学曾一度停办,学校资产也悉数被洗劫、破坏。1945年战争结束之后,华侨们排除艰难困苦才得以复校,让学童有机会继续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

现在的学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中学部:12岁到16岁的学生,在这里接受为期4年的中学教育(其中初级中学2年,高级中学2年)。IMGP5878.JPG 

中学生所在的光华楼,1988年建成

小学部:接受6岁到12岁的孩子在这里进行为期6年的小学教育。

IMGP5874.JPG 

小学生所在的海华楼,1965年建成 

幼稚园,从2.5岁到6岁的孩子,可以在这里接受教育。

IMGP5878.JPG 

幼稚园所在的颜华楼,1979年建成

学校是随着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建的,当初并没有长远的校舍规划,所以虽然校园的面积不是很大,但中间却有一条街道分开。为了方便学生,也为了安全起见,学校在建设光华楼的时候,同时搭建了一座过街天桥,他们称之为“中华万世天桥”,连接海华楼与光华楼。现在学校共有40个班级,1400名左右的学生(根据菲律宾的教育政策,班级学生人数不超过35人)。

从外表上看,学校的建筑都是很普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表面的朴实无华背后,却有着骄人的成就。中华中学的学生毕业生历年来参加全国联考,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学生参加校外各种活动,或学术比赛,也都不辱使命,所以经常受到当地教育局的赞誉。学生还多次获选为国家代表团的成员,参加国际数学竞赛,每次均载誉荣归。

由于学校的一切都是华人捐助的,因此在学校的教室、墙壁……经常能看到一些捐赠者的姓名。让我感兴趣的是他们的班级名称:幼稚园的班级,通常用各种各样的钻石来命名,让人感到孩子的珍贵;小学的班级,通常用不同的树木或者花卉来命名,让人感到孩子如花、孩子如成长的树木,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和生命;中学的班级通常用古代的先哲和科学家来命名,孔子班、孟子班、牛顿版、阿基米德班……让孩子们在先哲的感召中营造班级文化,发奋努力学习。

IMGP5882.JPG 

有特色的班级名称

走在学校的教学楼里,还有很多勉励的话语也让我很感兴趣。比如说在小学部的楼道里,我就看到了这样两句勉励教师的话:

只要他们是你的学生,你对他们的关怀和照顾便没有时空的限制。

身为教师者,所作的一切只为了学生的幸福着想。

IMGP5882.JPG 

学校图书馆一瞥

三宝颜中华中学的教育愿景:

三宝颜中华中学希望能成为西棉兰老地区真正杰出的基础教育中心。以拥有一群努力于提高教学素质、为充实自己而进行学术研究、及愿意为社会服务作出贡献有爱心的教职员为本,且全体学生皆能发展其潜能向着开放、多元的现代社会,甚至于全世界作全面性的挑战,对于事业的发展和成就能够百花盛开于全国和全亚太地区。

IMGP5878.JPG 

学校小卖部

三宝颜中华中学的教育任务:

三宝颜中华中学,作为一家教育机构,以培养菲华学生为基本任务,全面发展学子在文明、数理、思维、感情、工作能力及运用电脑之知识,并充实其华文学习,促使全体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的发展、有健康的身体、有守法的习惯、有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包容的态度、有多元的兴趣及逐步地成为性格圆满、才华横溢的青年而容易融入菲律宾的主流社会中,对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有帮助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