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客与我

(2008-03-29 09:48:43)
标签:

信息技术

专业发展

教育责任

财富人生

杂谈

分类: 我的心情

    28日上午,教育局召开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工作会议,布置落实本年度的工作要求。今年的4月份,教育局准备设立“名师博客”,给更多的教师和名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搭建平台。为此,有关领导要求我在会议上介绍一下自己建立博客的相关情况。我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一些介绍。

    1.建立博客的初衷

初涉博客,应该是在2005年的夏天,媒体和网络中经常出现的有关博客方面的信息和介绍,引起了我的好奇。博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怎样创建一个博客?带着这个疑问,我先在MSN上创建了一个,但可能是因为它们也是初创的缘故,功能不够强大,贴文章很不方便。有一次和几个物理老前辈一道出去,感慨很多,回来写了一些感想准备贴到博客里去,但尝试了好几遍都不成功,让我一下子兴趣索然。

2006年的春节期间,我要求教师利用寒假时间读一本书,并写出读书的体会和感受。开学前夕,老师们上交了一叠体会文章,我读了之后很有感触。怎样搭建一个平台,让老师们能够共享学习的成果呢?我又想到了博客这个平台,就尝试在新浪博客网上重建了一个,将自己的读书体会文章放上去。没想到才半年的功夫,博客的功能已经非常强大,发布文章非常的方便,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2.博客里面写什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涌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逐渐被暴露了出来。一些人对此深恶痛绝,用非常犀利的笔锋把当下的教育批驳的一无是处。这样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这样的想法未免过于偏激。几十年风风雨雨走过来,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不能一概否定。抱着这样的心态,我要求自己在博文中不发表不负责任的教育言论,培养深入思考的习惯,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人。

网络里也弥漫着很多低级趣味的信息,作为一个教师,自己也要有一定的文化判断能力,不能跟风,不能人云亦云。虽然说博客中的内容是个人的一种观点,一种思考,允许大家有不同的想法,但是自己的职业是一个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任,社会上允许的,学校里不一定允许;其他人能够做的,作为教师不一定能做。我们学校的师风是“一身正气,为人师表”,教师身上如果没有正气,没有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是不可能承担好教育的责任的。博客也是一个联系社会和公众的媒介,要通过这个媒介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判断力。

3.几年来的一些收获

从个人成长的角度看,几年来坚持写博客,收益还是很多的。首先,很多灵光乍现的思想火花,通过及时的记录给保留了下来,为今后进一步的思考和深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整理了不少课堂教学方面的资料和案例,为进一步提炼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奠定了基础;第三,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周坚持读一本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越发感到自己的无知,更加坚定了要多读书、读好书的信念;第四,培养了自己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恒心和毅力,每天听一节课或者上一节课,每天思考一个教育的或者社会的问题,每天写1000字以上的随笔,每周读一本书的“四个一”工程,一直坚持了两年多,在执着的努力中,不断享受着收获的快乐。

从学校工作的角度看,也有几个方面的收获。首先是搭建了一个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说实在话,在建立博客之初,部分教师在浏览我的博客之后留言的时候,比较多的还是发牢骚、吐怨气,以至于我的一些好友在博客里“奋起反击”,并一直责怪我为什么要容忍这样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抱怨、发牢骚性质的留言逐渐少了,提意见的情况多了,然后进一步发展到提建议,包括对我工作的支持、对我身体的关心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经历了一个从上下级的关系逐渐到同事、伙伴之间的关系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学校的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次是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更加畅通了。一些家长在知道了我的博客之后,成了常客,时不时就会过来一趟,看看学校里又有什么新动态,我最近又在思考一些什么。他们还时常将自己的孩子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班主任的情况和我沟通,让我了解了 许多老师,了解了他们对教育教育的认识和对工作的满腔热情。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就学校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和我进行探讨,让我能够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待教育,来思考学校的工作。第三是同一学科组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了。每听一次课,我就会和他们进行评课,一道分析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除此之外,还会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通过博客再进一步交流。一些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我来听课不是给他们的教学定性、不是“穿小鞋”,在博客上发布的那些评论也不是为了让他们难看,而是为了尽快提高专业水平。所以,慢慢地,他们都喜欢我去听课,教学的水平也确实通过听课评课、博客反馈等环节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博客这个平台,也认识了一批祖国各地各条战线的朋友,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勤奋工作,有着思考问题的独特视角,我在阅读他们博客的过程中汲取了不少的营养,获得了很多感悟。

博客,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在改变着我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是完善自我的途径之一。看来,我还要继续地“博”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