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方式感悟随笔教育杂谈教育 |
分类: 教育故事 |
前些日子读到山东胶南市的 李霞老师讲述的有关一盆水仙花的故事,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盆平常的花,带来的却是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我决定不把那盆水仙再带到办公室了,就让它静静地开放在儿子的房间吧!
一所学校有着很长的历史,但多年来校园环境一直不怎么样,教师和学生走在校园里,随手乱丢纸屑、烟蒂,随口吐痰的现象很常见。后来这个学校的校长发现,新改建的一个科技楼,卫生状况一直很好,因为楼内的装潢、浮雕、反映科技成就的复制品陈列……等,给师生营造了一个非常神圣的学术环境,每个人到了这里之后不由自主地就开始收敛自己的行为了。受这一现象的启示,这位校长决定重新美化校园,彻底改变学校的面貌,并通过各种途径向师生宣传如何做一个文明的人。校园的面貌变了,师生的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质量也随之提高了。
学生的教育也是如此。上述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引起学生心理的内在变化,首要的是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地设置目标,适时地抛给学生一件“睡袍”,激发学生自我转化的内在动机,主动实现良好的行为配套。“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按照标签所标定的去塑造自己”。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和引导学生的成长,并及时强化学生的成功,就能促进学生的进步。
就像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一样,“狄德罗效应”也是一把双刃剑,用的不好反而会起副作用。现在的房价很高,某人购买了一套住宅之后,心里想已经花费了这么多的钱,要让自己住的舒服一点,就不在乎再多花一点钱了。找人设计、装修、装潢,一不留神,又是几十万元下去了。装潢好的住宅确实很舒适、很温馨,但接着新的问题又来了:身上穿的、脖子上带的、出门行的……和自己的住宅不够配套,接下来又是一轮新的消费……
很多自己拥有的东西是不是一定都是必要的呢?我看未必。一段时间的新鲜度过去之后,很可能原来花费不少钱买回来的东西就变成了鸡肋。举一个例子:家庭里购买的跑步机、臂力计等健身器材,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不懈地用它?我就看到一些人的家里,将自己购买的这些健身器材束之高阁,然后又办了健身卡,到俱乐部去消费。
“狄德罗效应”给我们的另外一个启示就是: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因为如果你接受了一件,那么外界的和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
“狄德罗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本身是中性的,人们在运用这种效应的时候得到的结果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全在于你能否正确认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