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榴

(2007-10-04 11:47:59)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生活记录

感悟随笔

生活

亲情友情

石榴

分类: 我的心情

 石榴

 

老家的一个朋友国庆前夕到上海来,给我带来了一小箱家乡的石榴,让我感受到一份浓郁的乡情。

在我河南农村的家中院子里,就有一棵石榴树。每到春季,石榴树开始吐翠的时候,我们姐弟几个就开始期盼着初秋时节的累累硕果了。因为石榴树长在和邻居一墙之隔的地方,每年的5月份,火红的石榴花在院中开放之时,我总要告诫隔壁家的小伙伴,要保护这些花儿,不能随意采摘,否则到了秋天就吃不到石榴了。石榴开始结果之后,更是每天照看好多次,看着它们从橙红色逐渐变大成青色,再慢慢地变红、成熟,连石榴的总数都能够数清楚。到了中秋节,在家人的带领下,大家把这些石榴一个个地摘下来,分给邻居和亲朋好友一部分,剩下的我们一道品尝,给我们的中秋节增添了很多欢乐的记忆。

石榴是一种落叶灌木,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中亚地区,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将它带回国内种植,因其花果美丽,栽培容易,深受人们喜爱,现在我国的很多省份都有栽种。石榴通常在每年5月份左右开花,910月份果实成熟,所以被列为农历5月的“月花”,称之为“榴月”。石榴还是富贵、吉祥、繁荣的象征,人们常借石榴多籽,来祝愿子孙繁衍,家族兴旺昌盛。石榴成熟的季节,正好在我们伟大祖国国庆期间,我想这也预示着我们伟大的祖国人才辈出、捷报频传啊。石榴在国外也很受人喜爱,它是西班牙的国花,在西班牙的国徽上就有一个红色的石榴。

我在安徽淮北读大学的时候,居住的学生宿舍楼后面是一个小山坳,里面有一大片石榴树。每年5月,绿叶荫荫之中,燃起一片火红,灿若烟霞,绚烂之极。赏过了花,再过两三个月,红红的果实又挂满了枝头,恰若“果实星悬,光若玻础,如珊珊之映绿水”。学校办了一份报纸,其中的副刊就以“榴火”为刊头,寓意深刻。那时的我们,常常铺上一张报纸,躺在榴荫之下,观看阳光透过树荫投下来的一个个光斑,幻想着自己今后的发展,畅谈着各自的理想,伴随着石榴果实的一天天长大而成长。

很有意思的是,在安徽,还学到了一首当地的民歌,借助石榴唱出了自己内心的情愫,唱出了风情万种。歌曲的名字已经记不得了,歌词大约还记得几段:

女:姐在南院摘石榴

    哪一个讨债鬼隔墙打砖头

    刚刚巧巧打在小奴家头

    要吃石榴你拿了两个去

    要想看戏你跟我上高楼

    何必隔墙打我一砖头

男:我一不吃你石榴二也不上楼

    看戏我怎么能够上你家里头

    砸砖头为的是约你去遛遛

女:昨天我为你挨了一顿打

    今天我为你挨了一顿骂

    挨打受骂都是为了你这个小冤家

男:听说你挨骂我心难受

    听说你挨打如割我的肉

    你不如跟我一到去下扬州

女:听说下扬州正中我心头

    打一个包裹跟你一道走

    一下扬州再也不回头

合:一下扬州再也不回头

    ……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正处在青春萌动的时节,有这样动人的情歌激励,又有这样的石榴园环境的营造,出现那些浪漫而又朦胧的情事也就不足为奇了,我还为其中的一些同学当过通讯员呢,呵呵。之所以当通讯员,是因为当时他们的约会是“偷偷”进行的,学校里谈恋爱是明令禁止的,谁要是想以身试法,毕业分配的结果必然是天南海北各走一方。我们班的一对情男痴女,毕业分配的时候,就一个留在了安徽,一个发配到了辽宁,后来为了两人的团聚,可费了不少的劲呢。我记得当时一对中文系的恋人,为了能够走到一起,只好选择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去支边。

遗憾的是,随着学校校园的扩张,昔日的石榴园日益变小,最终失去了踪影。原来栽种石榴的地方,变成了一幢幢新的学生宿舍楼。校园里的楼堂馆所逐渐密集起来了,学生们逐渐对石榴园失去了记忆,学报上的“榴火”副刊,已经很难让师生联想起那“丹葩结秀,华()实并丽”的榴园景象了。我近些年回学校去了几次,只在图书馆前面的小花园里看到几株孤独的石榴树。

石榴的果实,在常温下可以保存一年,是水果中保存时间最长的品种之一。石榴还是一种既具有食用价值,又有药用价值的果中之王。石榴籽具有生津化食,抗胃酸过多,软化血管、止泻、解毒、降温等多种功能;果皮及根皮有收敛止泻、杀虫作用;也可作黑色染料;叶炒后可代茶叶。现在我们的家乡,不断在开发石榴的新品种,以石榴的果实浆汁要多、入口要甜、晶莹剔透、清爽可口为目标。这次他们带给我的石榴,就是一种新品种,果籽大,果粒中的核小,而且不硬,可以直接咀嚼吞食,吃起来比原来方便多了。

一箱石榴,一段往事的回忆……

 石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淘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