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被判“死刑”的诺贝尔奖者

(2007-02-24 17:15:05)
分类: 他山之石
  “该生用功,但做事过分拘泥和死板,这样的人即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老师提笔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后来,他的一位化学老师辗转知道了此事:做事过分拘泥和死板,正好适合做化学实验!于是,这位学生便在他的建议下改学化学。后来,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的名字叫瓦拉赫。
  瓦拉赫是幸运的!如果他被曾经的“死刑判决”击到,消蚀了自信,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从此一蹶不振,那恐怕是登不上化学无限风光的顶峰了。瓦拉赫是幸运的!如果他不是碰上这位我们并不知晓名字的化学老师,他从学生与生俱来的“缺点”里发现了蕴含的宝贵财富,那么,瓦拉赫的心灵也不会从“地狱到天堂”。
  曾有人做过实验,有两杯哈根达斯冰激凌,一根有7盎司,装在5盎司的杯子里面,看上去快要溢出来;另一杯8盎司,但是装在10盎司的杯子里,看上去还没满。“事实上,人们愿意为分量少的那杯花更多的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卡尼曼认为这证明了人的理性有限,感情的丰富无限。当孩子们感到感情被尊重时,他们会被激发出更多的潜能。
  心灵上一道皱纹比眼角上十道鱼尾纹还要衰老。其实,不是孩子们缺少优点,而是我们缺少了发现优点的眼睛。
 
    点评: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特别是学习和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从而使学生的内在潜能被激发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