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读书评论 |
——读李烈《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一书有感
这是最近一段时间我拜读的第二本有关小学教育的著作,杨瑞清所著的《走在行知路上》介绍了他扎根农村、建设农村小学,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所作所为;李烈的这本《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说得则是在现代化的城市——首都北京,用“以爱育爱”的思想推进教育改革的故事。李烈是北京市的特级教师,北京实验二小的校长,她以自己的人生和教育实践宣称:教育的真谛在于诠释生命,而诠释生命的教育是“以爱育爱”。
我非常佩服她对数学教学的思考和践行。“上课总要努力做到实实在在,又不呆板;力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角度思考,同时每个教学环节又十分有序;注意从认知的结构、思维训练、能力培养、情感体验四个方面引导从易到难的探索……”。怎样实现这样的教学要求?她用心准备对新学生的第一次启导课、第一次新课、第一次谈话,她从情感和知识两个方面为学生认真准备每节课的前三分钟,她力求在课堂上将可用时间变成有效时间……在她的书中,“对学生的40岁负责”,“来自课堂的愉悦”,“言行都是教育”,“亲师才能信道”,“老师被夸是好事”,“巧用学生的话”,“让学生们总结”,“让优等生‘吃得饱’,又让‘学困生’消化得好”,“‘摔倒’的地方恰恰是教学的重点”……一个个教学故事信手拈来,这些既真实又有可读性的案例,展现了她对学生的真爱,揭示了她对教学的用心。在这些故事的阅读中,我深为李烈的细心所打动,深为李烈对学生的满腔爱心所感染,她自己把爱的教育贯穿于教育实践各环节,在每个环节都严格要求自己关注学生生命,关注学生的生活,更要关注学生终身的发展,同时要求教师努力通过行为的感染、情感的迁移、教育的智慧,唤起学生爱的共鸣,最终教会学生理解爱、主动体验爱、自觉付出爱。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很多教师所欠缺的,正是这样的细节和爱心。
关注教师的内心体验和幸福指数,是我感受比较深的一点。有爱心的人不仅自己快乐幸福,也要给他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李烈就是这样的一位校长。她的理念是:让教师活得快乐、高贵、有尊严,让他们自己感觉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近些年来,人们发现企业管理要想实现“客户第一”,首先要做到“员工第一”,推及到教育中来,要实现学生的发展,首先也应该是教师的发展。1997年,李烈提出“以爱育爱”、“双主体育人”的办学理念,特别突出教师的作用和地位。她认为教师也是主体,而且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在学校工作中,教师的发展应占首要地位。教师个人的发展是第一位的,没有教师个人的发展,就谈不上学校的发展。学校管理应该充分尊重教师自我发展的主动精神,尊重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让教师在爱中学会爱,发现并享受生活中的种种美好;让他们更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让他们感到活得有乐趣、有意义、有价值;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里,不再感到压抑;让他们优美地舒展着、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人民大会堂实验二小的文艺汇演上,青年教师发自内心的呼喊“李校长——,我们爱你!”,是教师们对她“以爱育爱”思想最好的回答。
李烈校长的管理文化,对我的启发很大。她说做校长有两条最重要的心得,一是做思想的引领者,重领导而非管理;二是注重非规范、无边界、无规则的人文关怀。有的时候,我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学校的某些制度执行不力,如果过分强化制度的重要性,会使平时工作很努力的教师反感,觉得领导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条条框框限制人;而不强调,又会有人说学校有制度不执行,制度都是一些花架子。看了此书,心头豁然开朗。看来,很多问题来自自己的思维方式。“授权、人本、激励、沟通”是她的管理文化的几个关键词,赋予每个年级组长“小校长”的权利,让他们独立负责除了人事、财务之外的所有事物,为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让每一个管理者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促进了管理者走进每一个教师的内心世界,也实现了“以人为本”的追求;“适合学说”、“扬长教育”、“快乐生命学说”……成了学校管理中“激励”策略的精髓,而建立在尊重前提之下的沟通,成为新时期学校最具实效、最不留痕迹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标志。在这里,将这所学校的各个方面文化的关键词收集整理如下:
管理文化:授权、人本、激励、沟通;
教师文化:形象、学习、合作;
学生文化:玩、学、美、做;
家长文化:权利、责任、成长;
课程文化:个性、超越、未来;
校园文化:关爱、和谐、精致。
李烈说:“爱,有着迷人的风采;爱,有着神奇的力量。人生的旅途上,我时刻牢记:温暖别人的同时也是在温暖着自己。正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让自己的天空常蓝,让他人的内心温暖,生命因此而快乐和生动。”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有一个感受,就是书中首先写了对丈夫之爱、对子女之爱、对家庭之爱,然后才写对工作、对教育之爱。在许多场合只要条件允许,她绝对不掩饰对丈夫的感情和深深的依恋。对孩子的爱就更不用说了,““一个深爱自己孩子的人,未必是一个对社会富有爱心的人;但一个连自己孩子都不爱的人,就一定是缺少爱心的人。” 她不仅爱教师、爱学生,也爱家人、爱朋友、爱他人。李烈给自己的整个生命涂上了爱的底色,这是大爱,爱对于她来说是一个普适性的人生态度。
《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
李烈/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