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评论 |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有感
老卡尔·威特是十九世纪德国哈勒附近一个叫洛赫的小村庄的牧师。他很不幸,第一个孩子因病夭折;直到52岁时,第二个孩子才出生。但是,命运还是没有眷顾他:晚年得到的这个儿子是个智力有缺陷的孩子,当地村民都知道这个孩子是个弱智儿,连他的妻子也对这个孩子绝望了。
然而,老卡尔·威特不放弃希望。他大量地阅读教育学著作,从中寻找教育智慧。他锲而不舍地按照自己领悟出来的方法对这个孩子进行培养。奇迹就这样诞生了:这个孩子到8、9岁时,已经能自由地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等六种语言;学会了化学、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而且,尤其擅长数学。9岁考取德国莱比锡大学,一年后转入哥廷根大学,12岁发表关于螺旋线的论文,13岁出版《三角术》专著,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小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这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老卡尔·威特一边精心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孩子,一边逐日把自己观察孩子成长和教育孩子的心得记录下来。他从没有想过自己要成为教育家,他也从没想过要著书立说。但是,他的孩子的奇迹般的成功使别人对他高度关注,许多人向他讨教“天才教育方法”。在朋友们的鼓励下,老卡尔·威特把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该书写于1818年,大概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这本书问世后并未引起人们重视,一方面是写的太冗长,另一方面是书中表达的思想与当时人们的观念格格不入。但“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这本珍藏在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的著作逐渐让世人感受到了它的智慧和独特,卡尔·威特的名字也成了早期教育的象征。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有不少地方使我感触很深。
1.语言是早期教育的一块基石
语言是孩子接受知识的工具,如果孩子不能尽早掌握语言,就不可能很好的发展其潜能。老威特认为,孩子在学校里成绩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语言上有障碍。在小卡尔刚学会辨别事物的时候,老威特夫妻就开始教他说话,他们拿各种各样的东西给小卡尔看,同时用温和而清晰的语调重复东西的名称,每天坚持,持之以恒。老威特从不教孩子说半截话、方言和土话,他清晰的把每一个音节发给儿子听,耐心的教他标准的德语,他的这个经验值得每一个婴幼儿的家长借鉴。
幼儿语言的学习如果方法不当,很容易产生相反的效果,老威特对此心知肚明。在游戏中学习语言和其他知识,走进大自然进行学习……,通过各种途径唤起孩子的兴趣,凸现了老威特“在游戏中体验人生”的观点。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孩子的游戏中,他总是鼓励儿子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理解来扮演角色,进行正确的表达,注重对小卡尔创造力的培养。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他亲手创造与游戏相适应的环境和气氛,而在游戏中,他也只是做适当的指导。最近几年,在新课程理念下,实践和活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老威特早在200年前就给了我们关于这一教育理念的成功案例。
2.始终如一的严格教育
老威特认为,服从是孩子的重要品德之一。没有服从,其他的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尊重长辈、服从父母的孩子,长大后才能成为有教养、懂得内省自约的人。因此,在小卡尔还是婴儿时,就为其制定了严格的家规:浪费食物要遭到失去食物的惩罚;家长认为不必要买的物品,即使躺在地上打滚也不会妥协;小卡尔也不能在家里的墙和地板上乱涂乱画。有人可能会认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做太苛刻而不近人情。但是正是这些严厉的家规,使小卡尔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天才,而且并没有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因为幼年受到约束而产生憎恶之心。
在严格教育方面,老威特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第一,不允许做的事情,一开始就不允许,孩子就不会觉得有什么痛苦了。很多年轻的父母,高兴的时候对孩子什么都依顺,不高兴的时候说什么都不行,没有一个始终如一的规矩,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紧张和混乱,也为自己的教育制造了很多障碍。第二,不要蒙蔽孩子的理性,不要伤害孩子的判断力。也就是说,在禁止或者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晓之以理,不能让孩子挨了批评还不知道为什么,否则孩子今后就会失去正常的判断力,不能够明辨是非了。这两点,现今的家长能够做到的还真是不多啊!
3.使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老卡尔威特教育儿子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为他打开智慧的天窗,使他能够敏锐的观察到社会上的坏事,洞察出社会上的矛盾和缺陷。是不是“神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要具有同情心。“神童”不仅仅是因为具有很高的智慧,有很高的学问,更重要的是由各种良好的习惯、会与人友好相处、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真正的“神童”应该是快乐而健康的。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始终能够感受到老威特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孩子品德修养、生活情趣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卡尔最终能够有那样出色的人格和品德,完全因为老威特的早期教育。老威特通过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做人,然后才是知识和学问。父母的知识和认识对孩子向哪方面发展,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非常关键的。
4.教育要抓住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儿童的潜能遵循递减法则,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每一种智力都有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个最佳时期非常关键,它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佳期。这个方面老威特有很多具体的经验和体会。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所提出的教育观点,很多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实践中都是接触到的,但我们为什么没有培养出像小卡尔那样的全面发展的人呢?我想有三点:第一,我们可能缺乏像老威特那样的细心和耐心;第二,我们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虽然也知道一些,但都是一些零碎的、道听途说的观点,没有经过自己的消化内化为自己一整套的教育方案;第三,缺乏将观念转化为实践的方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还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卡尔·威特的教育》[德]卡尔·威特/著
《卡尔·威特的教育》[德]卡尔·威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