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就人的一生的教育

(2006-03-20 07:42:52)
分类: 读书评论

——读《莫扎特教育风暴》有感

 

购买这本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没敢打开阅读。原因很简单,25mm厚的大部头,多长时间能读完?但最终还是没有抵挡住这本书的诱惑,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床头,准备利用每天晚上临睡前的一段时间,每天读上个十几页。没想到这本书是这样的吸引我,用了四个“临睡前”的时段,就把这本三百多页的著作给读完了。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媒体一度吹嘘“铃木镇一每年都要培养700个小提琴神童”,谁也没有去考究过这个数字究竟是否属实,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很多孩子通过他的培养,从而改变了人生。1898年出生于日本乐器世家的铃木镇一,17岁那年无意中听到了舒伯特小提琴曲《圣母颂》,从而改变了人生的轨迹。22岁时他留学德国,八年后回到日本,与三个兄弟组建了铃木四重奏乐队开始演出,也开始投身于儿童音乐教育实践。1964年,他带领510岁的十多名孩子到美国巡回演出,在美国各大剧院,包括百老汇那样的地方成功地拉响了维瓦尔第和巴赫。美国人震惊了,他们纷纷到铃木镇一那里询问怎样让自己的孩子也能“从优秀到卓越”?除了音乐之外,铃木镇一感到无法作答。也因此,他才想到要系统地写一本书,以期回答那些他一时回答不清楚的问题。因为他意识到,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几乎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莫扎特教育风暴》几乎可以看作是对那些问题的书面答复。这本书娓娓道来,不急不缓,像对待孩子一样耐心和质朴。

铃木镇一在书中一再地告诉读者:“我提倡的教育从来就不是所谓的天才教育,甚至从不认为真正存在着所谓的天才——一切天才都是来自于后天的教育”。我信奉的理念是“培育不出优秀的人才是因为没有采用优秀的教育方法;培育出了平庸的人是因为被平庸的人所培育的必然结果。”书中有很多观点引起了我的共鸣,比如:

1.早期环境熏陶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很多家长认为,小小的孩子头脑还没发育完全,这时就开始繁重的学习,着实非常可怜,不如等他们各方面都发育完善以后,具备了较强的承受力时再学习,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想法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可惜非常遗憾,它完全是错误的,而且大错特错。铃木镇一认为,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他的内在能力会迅速地消失。因此,一定要尽早开始对孩子实施教育,能从能从0岁开始最好。他反复强调只要孩子处在愉快的状态中进行各种学习,不用担心孩子会吃不消,他通过大量的事例证明了这一点。同时,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并非漂亮的住宅、富有的父母,而是家人和睦、充满亲情、家中洋溢爱心、家人正直有品味),让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受到音乐的熏陶。

2.教育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一条美好的人生道路。

尽管铃镇木一在培养小提琴手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每年培养700个莫扎特式的小提琴手”。但他认为,教育不是为了分数和名次,最关键的是快乐的生活和得到快乐生活的能力,这也是孩子们最需要的。家长判断一个孩子是否优秀通常看分数的高低,这是偏激的做法。父母带有功利主义的为孩子投资,希望孩子能成为××家,阻碍了孩子的发展。想想我们现在的教育,何止是家长,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也是充满了“功利”的色彩吗?

3.比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文化判断力

铃木镇一认为,一个人的命运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正确的判断力。真正的艺术家不仅在技能技巧上胜人一筹,而且具有全面的艺术素养和艺术之外的东西。没有敏锐的艺术判断力,只能沦为工匠、单纯懂技巧的演奏者。在众多的学生中,有很高成就的,大都有知识面宽、多才多艺的特点。孩子更需要全面的发展,过早的专一只能使他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失去更好的发展。铃木镇一的这些观点不仅对艺术教育是成立的,对各个学科的教学都是有启迪的。现在的学科教育过多注重了技能技巧的训练,相对忽略孩子对科学、文学、艺术等整体上的理解,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实际上,学科教育若想取得成功,与学科相关的任何一个方面都要得到发展,因为他们是息息相关,彼此影响的。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无数伟人的成长经历都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4.记忆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

人类所谓的经验来源于自身的记忆,它是人类的特征之一,因此,人类的记忆力极其重要,所有的思维方式和想法都必须有记忆力作为基础。因为,人有了记忆才会产生经验,产生了经验才能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经验的基础是记忆,人之所以和动物不同,区别就在于人能积累并运用经验。铃木镇一认为,人在一生中记忆力迅速成长的阶段就是幼儿时期,早期的才能教育应该重视记忆力的培养,这一点是极其重要。他还在书中具体介绍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我很赞同铃木镇一的观点,很多学生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各式各样的差别,记忆力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从自身的成长历程中也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

铃木镇一在书中诚恳地说,“哪怕只有一个人通过这本书真正理解了我的教育思想,并依据这种思想从事教育;哪怕最后只有一个孩子能因为我的思想而受益,那么这本书就已经有价值了,而我也会由此获得深深的满足。”事实上,他的这本著作语言十分平实,字里行间显现出来的观点并不难理解,关键在于实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惰性,对很多道理自己都是明白的,但是改变自己平时的习惯又是不愿意的。如果我们能够在平时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应用一些,对自己和孩子总归都是有益的。

 

《莫扎特教育风暴》 [日]铃木镇一著  石井译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46月版

 

附:铃木镇一的精彩话语

1.只要我们能够提供良好地教育环境,孩子就一定会展现出令人刮目相看地才能。孩子的毛病、孩子的异常行为等,所有的表现都是对父母所做所为的模仿。因此,挖掘孩子的内在潜能是世界上所有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是培养孩子的最重要条件。

2.从婴儿到幼儿时代;再从少年期到青年期;然后跨渡到成人时代,一个人在各个时代从环境中所吸收领悟事物的能力,年龄越小吸收与领悟的可能性就越大。

3.对婴儿来说,比什么都重要的是父母自身所造成的良好环境,这是孩子的第一印象。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不能脱离了父母而单独进行,因而家庭教育时对一个孩子的全部教育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

4.只有当孩子觉得学习是快乐的,才让他开始学习;并且,一定要在孩子还想学得更多的时候结束。

5.培养学生全面的才能比什么都更重要,因为片面而单一的才能往往可以和无能划等号。没有丰富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缺少丰富的想象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伟大人物,更不可能获得完美而快乐的人生。

6.父母在面对孩子时要有极大的耐心和信心,要强忍着不呵斥孩子,要多鼓励孩子,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能力像出生的嫩芽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7.自卑是孩子前进的大敌,要想让他进步,首先要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心。

8.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不要动辄指责孩子,要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多给孩子一些适宜的奖励,夸奖远比指责的教育效果好。

9.教育孩子不只是为了教会孩子某种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面对生活、解决问题和挑战自我的能力,也就是要教他们如何做人。

10.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鼓励。鼓励代表理解,也代表宽容和支持。

11.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首先要以爱心和热情去努力培养他各方面的能力,要鼓励和赏识他,而不是一味地用责备和打击逼迫他们去“听话”,因为在威逼和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只能变成怯弱和虚伪的人!

12.对孩子的智能发展来说,思考的过程比思考的结果更重要。即使知道答案,也不要急于告诉他,尽量给孩子留下思考和讨论的空间。也就是说,对孩子问题最好的反应方式是和他们一起去探索。孩子亲身经历的东西远比别人告诉和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印象更深。

13.只有真正感受到音乐之魂的孩子,才能从音乐中感悟出生命的意义。只有这样进行的音乐教育,才能有效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不是简单教给孩子几首曲目。学习音乐,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内心感觉。

14.形成了良好音乐感觉的人肯定也就具备了心理上的协调能力。内在的音乐感觉能激发孩子的美好感情,能抚平孩子的心灵创伤,能安抚灵魂。

15.我们做父母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美好心灵的人,这也就等于将他领上了一条幸福生活之路,这就足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月的阳光
后一篇:斑马的选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