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2012-11-01 08:23:43)
标签:

大埔

大东

坪山梯田

花萼楼

泰安楼

分类: 古镇控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从广州坐了7个小时的大巴前往大埔,为的就是这一片梯田和两座被称为“鬼屋”的土楼。
计划中是只走这三个地方的,因为时间比较有限,仅仅是周末两天,单是坐车就占去了二分之一。
前一天晚上下了小雨,我们一行三人正在为天气的不给力而郁郁寡欢。
没想到第二天太阳如约而至。由于早晨雾大,我们先去了离大东镇较远的花萼楼。
车子是跟酒店约的,据说司机的老婆在酒店做饭,所以比较信得过。
我们跟司机说了行程,三个人,走三个景点,一个上午,司机收了我们两百二。
后来加了一个百侯镇,司机没有跟我们加价,还算是个地道的人。

大东镇被誉为客家的香格里拉,一点都不为过。
坪山梯田果然没叫人失望,虽然没有等到梯田灌水的最美时刻,但是这遍山金黄也确实非常壮观。
整的秋而万宝成,秋天的梯田别有一番韵味。
金黄的稻穗随风摆动,远远望去,恍惚有种春天来了,油菜花开了的感觉。
广东的秋天,树叶还是绿油油的,群山比率环绕,难怪有油菜花的错觉。
只可惜仍然只有我们三位游客,不知道哪些摄影爱好者们是不是一番感叹……
这里实在有点偏僻,过来的火车都是半夜抵达的,像我们这样不能熬夜的人只有坐大巴颠簸过来。

在酒店介绍的小册子里,人们把这里的梯田拿来跟广西的龙胜梯田比较,虽然有区别但相差不会太大。
坪山梯田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是在元宋时期开辟的,完工在清初,梯田的历史跟这里的民居一样悠久。
梯田共有1200多亩,以前外乡人都管这里叫“千丘田”。
当人们纷纷去寻找红叶的时候,到梯田寻找秋天,算不算是另辟蹊径呢?
这片金黄的丰收景象,应该更能体现秋的意义吧。

深山中有人家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蓝天和稻穗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晨雾尚未散去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一望无际的金黄的稻穗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错落有致的梯田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远看像油菜花地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有些稻谷已经收成了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吸引了业余摄影爱好者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路边也有类似的梯田,只是规模较小。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清澈的河水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养鱼的人们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花萼楼前面也是一片梯田,但坡度比较小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说道大埔,估计没人不晓得这座花萼楼的。
这是大埔民居的一座奇葩。花萼楼的名字实在起得太浪漫了,但是深究一下才知道是取兄弟和睦之意。
由于交通不便,这里少有人来参观,看门的老爷爷听见有车子进来,才从家里出来收门票。
门票是5块钱,跟坑爹的泰安楼比起来,这里太超值了。
跟福建漳州的土楼不同的是,这里的土楼已经不住人了,大家都搬到土楼外去居住。
所以当我想拍土楼的全貌的时候,不得已只拍了一部分,鄞州周围已经被一栋高楼严重阻碍了视线。
除非到附近的山上去航拍,否则有再好的武器也难拍到它的全貌了。


土楼是典型的圆形土楼,土木建筑,在测量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能建造出这样一栋规模宏伟的建筑真的很不容易
花萼楼的来历有个美好的传说,一夫妇到福建运石灰回乡卖,途经该地休息,一觉醒来,发现身边多了三筐银子,惊喜万分的他们就用这天赐的银子在这建了他们的家园。
土楼里已经没有人居住,网上疯传这里闹鬼,大多数是跟这里不沾人气有很大关系,墙壁已变得泛黄,有的甚至被烟熏黑了,屋梁也布满了灰尘,有的房间堆满了稻草,蜘蛛网随处可见。天井里有一口井,井水已经干枯

花萼楼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客家人迁自中原,花萼楼的建筑借鉴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风格。
花萼楼整个呈八卦形,只有一个门,门框是用又厚又宽的花岗岩石板组成,大门板上也都钉上了厚厚的铁皮。
花萼楼的一二层不开窗,只有三层开窗,而且三楼还有枪眼,跟福建大多数土楼一样,这些门窗的设计在当时主要是为了抵御外人侵扰。
跟福建的大型土楼比起来,花萼楼正如它的名字,带着点南方的秀气。

由于花萼楼前面是一栋新建的楼房,没有机会拍下全貌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以前住在楼里的居民现在都搬到楼外住了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这里是福建与广东的界河,拍摄的时候我的手机已经收到福建人民欢迎你的信息了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河对岸就是福建了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三层的楼房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站在楼下仰望气势特别宏伟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大红灯笼高高挂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门口还贴着春节的春联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秀气又壮观的土楼吸引了两个小美女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这边的光线非常好,所以没忍住做了一件坏事,建议管理部门树立禁止攀爬的字样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楼上的过道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典型的土楼建筑模式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屋后的人家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光影之间,土楼充满了沧桑感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老房子情结,典型的文艺女青年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大门口,鹅卵石铺的路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房间里陈设的农具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小时候家里也有这样的阁楼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在锅里发现什么好吃的吗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学一学农家姑娘捡柴火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没想到泰安楼竟然就在我们酒店的旁边,走路只需要五分钟。

这是在旁边一所中学里拍到的泰安楼的全景。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大埔有这样一座“小楼”——泰安楼。这被称为“大埔第一楼”,但因为主人的祖上没有做官,便有了建楼的一段曲折故事。

泰安楼石制方形,干净整洁,颇有点现代建筑的味道。整个楼四四方方,疏朗大方,至今保存完好,这里以前居住的人家全部姓蓝。

整座楼热闹而不拥挤,三层巨大的方形楼房把主体平房环抱在中间,形成楼中有屋、屋外有楼的格局。

虽然是这么多人杂居的大围楼,但楼里却比北京的大杂院要干净宽敞得多。

天井是大家干活的地方,厕所设在楼外,厨房与住房隔开,站客站在楼上可看云色变幻,虽然只有我们三个外地游客,但似乎还可以听得楼板间咚咚的脚步声。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未干枯的古井,井水里还有一条小鲤鱼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这里的灯笼跟花萼楼的形状不一样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设计非常特别的泰安楼的门楼。
楼的大门非常独特,远看如虎头,近看是一座雄伟的门楼,再细一看,这楼门并没有出来,原来是镶嵌在墙上的。原来蓝姓祖先原来是做生意发家的,那时没有功名不能建门楼,可是这难不到精明的他,他灵机一动,就在墙里建了一个,既没有犯规,又满足了一点儿小小的虚荣心,这就是所谓的打擦边球吧。隔着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仍可体会到昔日主人蓝少垣的得意之情。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泰安楼的过道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在大埔住酒店非常实惠,这家酒店就在大埔车站旁边,设计很现代化,一个套间可以住四五个人,三百块钱不到的价格,最重要的是屋子特别宽敞,洗澡的花洒的水特别大特别暖。那晚我们三个人就窝在这个临时的家里看非诚勿扰,哪都没去。其实大埔并没有多少晚上娱乐项目,我们也不是特别喜欢在外边闹的孩子,所以这样的房子特别适合我们。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这就是著名的小吃老鼠粄,跟小时候吃的味道已经有很大差别,我觉得广州的濑粉似乎跟小时候的味道比较接近,所以对这个感觉有点陌生。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后记】这次终于领略到秋日丰收梯田的美丽了,一直说要赶在秋天走的时候,出去寻找秋的足迹,从入秋以来说到这个周末才得以实现这个愿望,不过也正好来的是时候,要是这个周末过去,也许稻谷都已经收成,梯田上就看不到金黄色的宏伟的一大片麦穗了。虽然跟龙胜以及云南元阳的梯田比起来,它不算宏伟,但却显得秀气,非常符合我的审美观,再加上花萼楼这朵奇葩,这一趟也算圆满了。


【秋韵】客家香格里拉:丰收的梯田,秀气的方圆土楼

欢迎大家在微博给我留言,我的mail:bbewawa@163.com 约稿工作QQ:14900239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