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年派利是被指小气的尴尬事

(2012-01-18 07:57:26)
标签:

春节

风俗

压岁钱

杂谈

其实每到过年最头疼的事情,除了年底没完没了的应酬之外,就是派压岁钱(广东人叫派利是)了。购置年货的时候肯定不能把把利是封给漏掉,然后到银行去换新的纸币。每当这个时候我就非常怀念当姑娘的时候收利是的快乐,虽然现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是会给我派,但是那种收获的欣喜就已经荡然无存了,关键是,过年的时候,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付出,而不是得到了。这几年来,关于派利是的事情还真的是遇到过不少尴尬呢。

 

利是金额封的太少被指吝啬小气。

其实珠三角一带的风俗,利是就是一个象征,大家相互之间派发,封的金额都不会太大,都是十块、五块居多,意思意思利利是是就好,因为见人就派,亲戚朋友邻居街坊,只要有小朋友的,我们都会派发,新年讨个好意头。但是有一些地方对于利是并不是像我们理解的那么简单,我有一次跟随老大去拜年,对方是外地人,当然现在也算是个小老板了,跟老大的公司有合作关系,两人称兄道弟的,我给他女儿照例派了压岁钱,当然都是从那一堆统一的十块钱里抽出两封派了出去,没想到人家派给我们孩子却是大数目,六百。我们回去拆开之后看到这么多,真的非常尴尬,不知道人家拆开我们的看到那可怜的二十块钱是什么心情,后来从老大同事那打听到,对方老婆竟然把我们派利是派的太少的事无意中说了出来,语气中自然是带了埋怨的口气的。我和老大其实都是大方的人,对钱的概念不是特别深,本以为讨个好意头没想到成了攀比,所以我现在封红包的时候都不知道如何下手,金额多不是少也不是,特别头疼。

 

利是是成双成对派发还是单派一封?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风俗问题,在我老家,也就是娘家,派利是每对夫妻只要派一封就可以了,夫妻嘛,有个代表就行,但是在珠三角又不一样,派利是必须要成双成对派,叫做“打孖上”,好事成双才叫好意头,如果结婚的人只派一个利是,那说明对方丧偶或者离婚了,这个弄错的话可是糟糕透了,我刚嫁过去的时候就是不懂这个规矩,给人递一封利是过去,引来众多人诧异的目光,好像我要诅咒自己的老公似地。但是年初二回到娘家,情况又来个三百六十度转变,我按照老大家的风俗给人派上两封,人家觉得很不好意思,好像多收了别人利是一样,是一种欠人情的行为,于是好多亲戚派完之后看到我们派两封,又偷偷在房间里包了一封递过来。

 

带孩子去新婚朋友家拜年被指是来讨钱。

其实只要有孩子的家庭,过年肯定是带着孩子一起去拜年的,这么喜庆的节日,没理由让孩子落单的。我有一个刚结婚不久的朋友,是个男的,娶了一个比较抠门的媳妇,他结婚之前我也曾经劝告过他再三考虑,可人家觉得那是会过日子,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过年去他家拜年,他们还没有孩子,媳妇拿出两封利是递给我们家多多,嘴里却念叨着:这么小就跟着爸爸妈妈来讨利是了啊?言语中带着点刻薄,利是递给了孩子,埋怨的目光却是斜视着我和老大的。不管我跟对方有多深厚的友谊,以后去他家拜年我可不敢再带上孩子了,甚至要考虑一下要不要再去他家拜年,人家好意前来送上祝福,没想到被人家当乞丐一样以为是来讨钱的。

 

只要没结婚的人都要派利是。

这个不成文的规定说起来真的很不合理,每每看到人家大小伙子挣钱比咱们还多,一到春节便伸出手跟我们讨利是,那样子真的很欠揍,但是谁叫人家没结婚呢?这就是单身的好处之一啊,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愿意只拍拖不结婚了,这样在过年的时候还可以小赚一把。非常郁闷的还是老大公司那一堆刚刚招进来的年轻人,每年我都要给老大包好两百个利是,每个装上五块钱,等他过完节回去上班后派给那些没结婚的同事们,见者都有份,连楼下的保安以及来送快递的小伙也包括在内,我就想这是什么世道啊?真的是春节到了天下掉金子有钱捡了吗?每年我们都是入不敷出的,过一个年真是大伤元气啊。不过如果这样做能图个大家开心也无妨,只要不形成攀比的风气,付出一点又有什么所谓。

 


欢迎大家到娃娃的微博给我送鲜花或者扔鸡蛋,有事咨询娃娃,知无不答。

 

过年派利是被指小气的尴尬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