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贫穷与稀缺

(2019-03-14 22:01:34)
分类: 光影日记、读书笔记

 

 贫穷,一般认为,就是物质上比较匮乏,基本的生活物质短缺。这样看来,贫穷就差不多等同于稀缺了。那么对于贫穷的帮助,就是多多的进行物质方面的补助。

我们利用《反脆弱》中的思考模型,再把思考的触角往前一点点。

在经济学上,将稀缺品定义为必须以别的有价值的东西为代价才能得到东西,就是说付出代价才能得到的东西,与之相对的,就是免费品。

那么贫穷,是因为缺少值得人们付出代价才能得到的东西吗?简言之,贫穷是因为缺少有价值的东西吗?

再往前一点点。

何谓价值?价值是怎样产生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价值是主观的,任何东西,在不同的情况下,都可以产生价值,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价值就是我们所付出的东西,付出是为了交换,也就是价值只有在交换中才能产生,没有交换,价值就不能体现。(参见前文《交换产生价值》)

从贫穷、稀缺、一直深入到价值和交换,我们发现贫穷实际上,与交换有关,贫穷是因为不能参与交换,那么对于贫穷的帮助,就是帮助其进入交换的体系。

比如有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国家对于贫穷地区的扶助,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修路,这个举措实际上,就是在地理上打通了进入交换的市场。

还比如,一直以来,非洲总是很贫穷,很多国家及慈善组织也为此捐献了很多的物质,以及组织人员的帮助,然而这些都解决不了贫穷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在非洲国家,没有一个稳定法制的社会,人民的产权根本没有保障。用经济学的说法,就是没有一个好的游戏规则,保障交换和生产的正常发生,人们在交换中创造自己的价值,有望得到他们的收益。不从根本上改变整个社会的制度面貌,非洲的贫穷就会是一种常态。

我们有句俗语:“救急不救贫”,其实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这个救就是救济的意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会渔,就能打多多的鱼,吃不完,可以去交换嘛。

孔子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前半句,在一个政治修明的社会里,一个有作为的人是不应该贫且贱的,所谓政治修明,就是好的游戏规则,两千多年的规则,当然比不上现有的制度先进,而夫子却有如此的觉悟,那么今人可以好好的对照一下自身。

再将这个思考的模式延伸一下,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在校学习不好,可以看做一种学业上的贫穷,那么多多的灌输知识,可以让孩子好起来吗?这那些接受了灌输的孩子,可能在学业上确实有进步,但是,这样做其实是短视的,容易养成一种依赖,甚至葬送了孩子的自主性思考能力。孩子必须真正为自己所学,觉得学习是有价值的,能够为他交换来他想要的生活。只有产生了这种觉悟,他才可能有真正持久的动力。也许有人认为这种说法太不现实,要做到这点很难,确实很难,怎样激发他的觉悟,怎样创造一个环境和进程,来引起他的思考,怎样发现在未来他的真正价值所在。而这些,都需要家长有非常前瞻和理性的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包容力
后一篇:设计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