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理论,与应用相对。
研究应用背后的理论,有时候显得不切实际,因为理论接近底层,比较抽象,可能让人觉得华哨,又不能马上促进应用,其实从长远来看,理论最终能把应用推向一个高于现在的新的平衡点。
人类历史的进步,就在各种理论思想取得突破,应用于社会各方面而发生的。
比如,欧洲启蒙运动造成欧洲的发展,斯密的经济理论下产生的自由贸易,和现代商业国家的各种制度。
比如,经典力学在工程上的应用,各种摩天大楼,跨海大桥。
二、理论是各种知识探索的最初出发点,我们必须以这种理论为信念,从中产生自己的思想,发现世界的意义。一个完全空杯的状态是不存在,至少先有一个杯子,否则意味着你什么也得不到。
三、完全正确的理论是不存在的,总有遗漏,总有偏倚,只要它们自成体系,逻辑自冾,就可以作为一个理解世界的工具箱。
比如经济学思维理论的着眼于人的动机和选择,人对收益与成本的权衡,人对财富的追逐,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人在道德价值上的不适。
四、我们从日常经验和常识中,看到的是各种相关性,常常得出的错误观点,因此作出错误的决策,而理论可以帮助澄清问题。
比如用经济学思维思考各种令人困惑的社会现象。心理认知学上的各种谬误理论,避免我们掉进直觉的坑。
五、理论最终要运用自如,只专注于理论相当于技术匠人,而运用则是一种艺术,有创造性,有个人独特的思想。
比如用经济学思维让自己的生活工作更加美好。用机器学习理论指导人脑的深度学习。
六、理论的应用,不是单一的,没有哪一种理论能解释所有,各种通识知识要互相补充,互相关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