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遍

分类: 幽室微烛 |
都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那么套用一下,好书看三遍,好曲听三遍,好影片要三刷,好地方也要三游。
一本书,特别是文学作品,第一遍看的时候,尽量保持阅读的连贯,不要打断情节,不要急着笔记和搜寻,享受纯粹的感官输入,让自己沉浸在作者的描绘中,在主人公的命运中流转。
第二遍看,可以通过理性的分析,提取框架结构,分析作者的主题思想。一部作品越是吸引你,你可能越少意识到作者的表现手法,你被作者牵着鼻子走,而忘了去领会那些谋略,也许,这就是你的一堂写作课。
第三遍看,跳出作品,分析作者的表现手法和主题思想的来源,什么样的背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产生了这部作品。还有与之相类似的吗?感兴趣的话,可以进行相关主题的阅读。在探寻中,留下自己的读书笔记,
好片子大约也是这样,第一遍,连贯性的看完,体验初次的新鲜感,感兴趣的地方可以速记。
第二遍,按照电影的节奏和结构,一段一段的看,结合第一次的速记,记录并整理笔记。
第三遍,重点观看关键的地方,重要的场景、镜头,进行分析记录。
欣赏乐曲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遍,注重乐曲本身的美感,感受不同的风格,想象音乐带来的各种生理上的感觉,让它抚慰你,或者振奋你。
第二遍,注重乐曲背后的意义,作曲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的,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它的思想在时光的流转中有了新的意义吗?你有自己的想法吗?一般的业余听众通过了解音乐史,和音乐家的经历,都可以有一些自己的认识,可以试着记录下来。
第三遍,运用一定的乐理知识,比如辨认和声,乐器,各种乐音的处理方法,特别是对于业余听众,可以刻意的运用自己学到的乐理知识,慢慢的进阶,成为一个有鉴赏力的听众。
去一个地方旅游也是,无论之前,准备得多么充分,看过关于此地的各种介绍,了解过历史,风俗。第一次游览的时候,都尽量放下一切成见,用自己的眼睛去重新发现,用自己的手去触摸,用自己的嘴去品尝市井风味,寻访当地人,听他们的口述。记下自己初次的感受,疑问,体悟。
第二次,在通过查询各种书籍,解决第一次留下的疑问,了解了自己感受的由来后,再旧地重游,眼前的风物就不仅仅是物理意义的事物,因为有了更多的连接,感性和理性的,而变得立体多维,思维也会更加活跃。
第三次,有了前两次的铺垫,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游览,抛开大众化的方式,选择个性化的路线,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多多盘桓,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记录下自己独到的感受。
这些阅读、听曲、刷片、行路的三遍经历,随后将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