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近代史中探究中西方思维的差别

分类: 人在旅途 |
四、
反观西方思想发展,在希腊时代,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了解,产生了哲学思想,亚里士多德对这些早期的哲学思想,进行分类,建立了分类学,产生了人认识世界、自我的体系。在这种体系中,进而产生各种现代学科,他们的思想得以发展,积累,形成理论,公理,加以继承,每一个科学家、思想家得以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创造出现代的科学体系。今天说西方人思维独立,不盲从,理性、逻辑性强,就是希腊时代以来的传统。虽然历经中世纪的黑暗,却薪火相承。
文艺复兴以来,在西方的启蒙运动中,产生了更多自成一派的思想家,他们对一些思想概念的深究,定义,进而产生对人之存在的反思,涌现了自由、平等、民主、国家,等现代思想的基石。产生了一个个独立,自由的国家,在政治管理开始了一个飞跃,人们的思想、精神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五
当西方国家的无论科技、政治、人的思想,在一步步突破,发展,而我们还停留在原地,怎么可能不发生冲突呢?
对于一个越来越开放的世界来说,有差别就会有冲突,或者融合,在物理学的热力学中,对这一现象从对物理学的角度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得出了热力学的三大原理。事物发展的规律往往是相通的。如果一方抱残守缺,对差别视而不见,必然处于被痛击,挨打的一方。
由此,可以看出两种思维方式衍生了各种文化,决定了人的精神面貌,人性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历史发展和走向。历史有它的规律,它总是一步步远去,让我们得以逐渐看清它的全貌,只要到了一定的阶段,站在一个高度,我们才能明白当时困惑的根源。
今天,我们探究这种根源,并不是简单的比较两种思维方式孰优孰劣,这样就陷入了二元论的狭隘中,同样会导致历史的悲剧。历史的意义在于现实中的审视,给予历史以现实的意义,在现实中激活它。
对于我们传统的思想传承,用批判的态度,抽出其中的思想框架,对应现实的情景,加以利用。之前社会上的国学热,孩子不上学,只学国学,那难道不是一种社会的倒退吗?而源于西方的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应该成为每一个人学习生活思考的工具,理性、独立、不盲从,建立自己的思考体系,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