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感悟

(2017-09-26 00:06:23)

读书感悟

读书感悟

文:妙妈

最近无意中翻看了一下电子书库里的《哈佛百年经典》,里面有一些哲学方面的随笔,这些内容,看起来很深奥,但是非常吸引人。因为每一句话包含的信息量巨大,让人不得不细细的解读。读完以后,越发觉得大道归一,天下一统,人类的智慧都是相通的,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元知识吧。

想起从前的阅读,都是一些细致末梢的东西,因为没有背后的本质的认知支撑,得到也就是一些碎片化的知识。比如我们吃到一粒花生米,我们再这么怎么研究这粒花生米,它或许有味道、形状的某些特征,都是一个孤立的物品。但是当我们知道一粒花生是怎样长出来的,在什么样的土壤里生长,怎样发芽、开花、结果,然后从壳里被剥出来,那么,这粒花生米就拥有了某种果实的普遍性和独特性。这是一个从局部的看到整体的过程。

真正的写作也应该是一种整体性的写作,调动了所有的生命体验,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最本质的情感,从一事一物中抽象生命最本质的意义,构造自己的认识,改变自己的认识。如果只是浮光掠影,拘于自己的小情感中,没有深入的思考,这样的写作只能算是碎片式的写作吧。

那些艰深的作品之所以经典,经久不衰,是因为触及到了万事万物背后的本质,而我们被纷纭不息的万事困扰得太久,接触到这样的语言,会有一种又近又远的感觉,近的是自己的一点点小的感悟,远的是无法真正参透其中的奥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