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随感
读史随感
璨若星河的历史长空中,那些最耀眼的明星,史家的大手笔往往对其不惜笔墨。历代流传下来,不同时代的人物纷纷或歌咏或明鉴,使得他们越发璀璨。他们的故事和解读,今人似已写尽。而另外一些转瞬即逝的人物,由于史书中的寥寥数笔或者语焉不详,或许会让其湮灭在星光灿烂之中。然而正是这些缺失的部分,却给阅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正如文学作品的隽永之处在于它的留白,一切尽在不言中,实实虚虚构成了一部作品的全部魅力。在阅读《资治通鉴》这样一部史学巨著时,我常常对那些历史舞台上的匆匆而过的人物充满好奇,查阅他们的史料,拼凑成一幅完整的一个人发展轨迹,天马行空的想象他们的未曾言说的故事,倒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且史家对他们的轻描淡写的态度本身也是一个谜。
除了本身的才能,一个人的努力和运气,还不足以决定他的成功,只有当个人和时代的轨迹的处于交叉点时,个人的命运与时代擦出了刹那耀眼的火花,他才能成为历史舞台的明星。
人们习惯于成王败寇的历史腔调,但我却钟爱那些悲情人物,因为遗憾和不完美,让人会有有很多遐想,如果怎样,又会怎样。但在一次次的追溯中,我却发现了命运的必然,个人性格里固有的东西,从一开始就在影响一个人,或者中途会有许多的分岔,但最后结局一定是殊途同归。
楚霸王有多少次机会灭了刘邦,甚至最终的绝命一战,都有翻盘的机会。但是,一切都好像注定一样,叹什么: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其实结局在他第一次见到秦始皇出游时说,“彼可取而代也”的时候,就决定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非成败如今都已化作一堆故纸,任我们在其中拼拼凑凑,寻寻觅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