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相似性
(2017-05-18 22:01:39)分类: 幽室微烛 |
遥远的相似性
霍金曾说: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些遥远的相似性。我想,他所说的,是浩瀚宇宙中,在那些相隔遥远的天体之间,科学家不断深入探索,发现的一个个激动人心的规律吧?
人类的文明之河,渊源流转,当我们掬起一捧,在闪闪发光的水波中,跳跃着的,也有那些遥远的相似性。
《易经》起源于遥远的伏羲画八卦,至今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古圣先贤从这里汲取了最初的养分,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八卦演练成六十四卦,衍生三百八十四爻,解释人生的种种遭遇,而这种种遭遇又在不断的变化中,变化中又有一定的规则,由规则预测出种种走向,人们从中获得生存的智慧。
今天的网络时代,用于传递信息的各种电子产品,其背后的技术理论基础,就是“0”和“1”构成的二进制体系,简单的两个数码,组合出各种代码、指令,形成复杂的计算机语言,经过更新迭代的进化升级,到今天与人类进行无缝交流,由此呈现这个万花筒般的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
从远古人们从天地之中感应到的朴素的世界观,到当今尖端先进的科学领域,我们看到了“相似性”,变与不变,千变万化的种种表象,表象之中不变的根本。
而《失控》正是一本跨越各种领域和学科,揭示其“相似性”的书籍,KK用前沿的思潮、广博的知识、深入的思维,通过丰富的事例,佐证了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其中就提出了一个共同进化的观点,世界由共同进化的双方,包括人与机器、自然生态圈、思维模式、甚至包括整个星球,及由此衍生的各种组合构成,这些组合表现出来的无限的复杂性,于复杂性中研究某种共同的规律,即KK所说的“神律”,也就是“相似性”。
人类的智慧,归根朔源,都是“同根生”,所以才会呈现这种“相似性”。阅读的时候,我们常常为发现这种“相似性”而感动,是一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喜悦。正是这种根本的认知,构建了一个人知识结构的基础,由此生发的各种对世界的认识和探索,解决现实中的种种问题,就是一个人毕生学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