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半个魔法07-妙妈
半个魔法07-妙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15
  • 关注人气:1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规矩的误区

(2017-04-14 22:00:59)

规矩的误区

规矩的误区

/图:妙妈

当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会遇到一些行为规范、通常的规则、道德标准,我们用这些传统的标准教育孩子,经常会走入一些误区。

拿几个常用的规矩来说,比如说节约问题。

冬天的时候,妙妙每次在球馆练完球,满身大汗,我就想让他在球馆洗完澡再回家,有一次他就问我:妈妈,你是不是想节约水呀?意思是你不让我回家洗,就是节约家里的水呗,虽然我本意是怕他出汗再吹风,引起感冒。但是孩子其实很明白,有时候我们那套说辞的漏洞。后来,我也没有要求他一定洗完再回,而且在公共场所,也会提醒他洗手时,不要把水开得太大,别忘关水。

还比如我们经常在家教育孩子,不要浪费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在自助餐厅,却随意取很多的食物,不管能不能吃完。那难道自助餐厅的食物,就不是“粒粒皆辛苦”吗?“不浪费粮食”,这个规矩是不是很假?

当我们不假思索地用这些规矩要求孩子的时候,如果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那其实就是一个借口或者幌子,实行自私之目的。长此以往,孩子一旦接触到真正需要遵守的规则时,也会有分别的对待,于己不利就想办法逃避,对自己有利的,堂而皇之地加以标榜。

另一个方面,不能死守一个规矩。在不影响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灵活地变通

有一次,妙妙和我散步,路边的茶花树,花朵累累,地下也一片落花,他就想摘两朵回家,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说,这种行为是破坏公共环境。这个大帽子压过去,孩子其实是不理解的,也不会服气。我觉得当时,路边一溜都是这种花,采两朵也不会影响什么,然后跟他说:好好摘,不要损坏了花枝。并告诉他,如果是一种很稀少的花,大家都要来看,或者是公园里观赏的花,就不要采了,因为影响了别人来观赏。回家后,找一个花瓶,细心养护起来,让它的美延续得长一点。

后来,他写在作文里,说把春天带回了家。写的时候,还问我,我写摘花是不是不好。孩子其实是知道这些规则的,但如果不能灵活变通地看待这些,规矩要么变成了束缚孩子的东西,让他成为墨守成规的庸人,要么不但不能约束孩子,反而让孩子觉得不可理喻,从而激起孩子的叛逆心。

最后,这些所有的规范规矩,它们的基础就是正确的三观。在正确的三观的大前提下,它们才能真正有效地内化,反之,就会流于形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