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知行合一”

分类: 幽室微烛 |
阅读与“知行合一”
自从加入读书群,不同领域的读物进入视野,在旧的知识构架得以延伸,和扩展的时候,真正认识到——无知者无畏。越读书,越发现自身的无知,越为曾经的无知无畏汗颜。
比如说最常说的一句话:道理我懂了,就是做不到。其实道理根本就没有懂,不是不行,其实是不知。知行原本就是合一的,只因知的本体——心,处于蒙昧、扭曲之中,所以行事也必定会有阻碍。
如何让心正,其实就是正三观的问题,读好书,系统的有效的阅读,是修心的途经之一。
国学无疑是阅读框架的基础,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这片沃土之中的圣贤思想,应该做为个人修养的根基。
历史方面的阅读,根据最近初涉中国史、世界史、人类史方面的阅读,跟着不同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不同的时代,了解不同的地域,追踪事件的缘由。因为摆脱了学生时代习惯性的记忆知识点,而纯粹只为兴趣,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留给了思考。曾经的偏执和狭隘会一点点的消融,对整个人类的历史会产生一种悲悯的情怀,儒家所说的仁就是一点点的养成的吧。
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陶冶人的情操,让人感受到生活之美,“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当作者与你产生共鸣之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当一个人感受到美好和有温度,才有可能给这个世界带来美和温暖。
还有一些比较前沿的知识领域,比如科幻类、社科类、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技类读物,完全超越个人知识构建常常读着读着却感到无比沮丧。但是,这种硬货恰恰是你需要的,反映了你思维上的缺陷。在阅读的过程中,即使是一点点的撬动,都是思维认识的极大收获,日积月累中,让愚钝的心变得敏锐、思辨、跟上时代的步伐。
如何让心明亮通透,我理解为“吾日三省吾身”,就是经常拭擦内心,关照内心,用阅读所获检测内心。
修心的过程,道险且阻,灵光一现的领悟转眼遗忘,习惯和惰性牵绊着前进的步伐。然而朝闻道,夕死可矣,唯有不断的开启、学习,心才能保持不断的接近道,“知行”才能于道中“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