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雾

分类: 人在旅途 |
庐山的雾

当我们驾车上山的时候,庐山的雾,盘绕在蜿蜒的山路上,宛如飘逸的哈达,迎接初次到来的客人。
庐山的雾,无时不在。早晨,你推开窗,它从窗外涌入,扑个满怀,钻进你的鼻子,冷冽清新;午间,你漫步在老别墅旁的小道上,它就藏在路边树木的浓阴里,一团团,一缕缕;傍晚,你坐在山脚的亭子里,它又化作沉沉暮霭,给周围的景物和人裹上夜的外衣。深夜,你披衣立于房前,它湿漉漉地吻着你的面颊,给你宁静又温柔的抚慰。
时而,它又飘然而至。当你坐着观光车,进行在山路上,车上人相谈甚欢,突然被一大团云雾包围,咫尺之间亦不能辨物,人们瞬间安静,是恐惧于迷失之中,是沉醉在幻境虚空,还是赞叹于神奇的际遇,或者山川的灵性附体?然而片刻之后,又阳光融融,坦途迷阵在瞬息明暗中,变幻莫测。
庐山的雾,或丝丝缕缕,飘飘渺渺。它弥漫在山中的茶园,孩子追逐着飘忽的雾幔,我幻想“乘云气而养阴阳”。它升腾在芦林湖畔的一泓碧水之上,让湖中的亭子宛如仙阁。它挂在参天古木的树梢,一会儿又被啼叫的鸟儿衔走。
庐山的雾,或浓密磅礴,翻滚跳跃。它是最洁白的云,最澎湃的海,也是最气派的仙班乐阵,以浩瀚鄱阳湖和长江为背景,以巍巍匡庐为道场。在苍莽的锦绣谷 它像几万只白马在山谷间无声地奔腾,是朱元璋大战陈友谅的古战场吗?又像一张巨大的白色魔术毯,遮盖着一个怎样的神奇世界?
庐山的雾,孕育着多少才情诗意。在含鄱口眺望忽隐忽现的群峰,我领悟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另一个缘由;在空中的缆车上,我领略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在云遮雾罩的五老峰,我亲历了“青天削出金芙蓉”的自然造化。
在山上的每天,我用眼睛注视着它,用鼻子呼吸着它,用心灵感应着它,我又用一帧一帧的镜头定格它变幻无穷的身姿。
下山以后,当我敲下这些文字,它在每个字符里缭绕升腾。当我回忆起那些日子,它又萦绕在心田,久久不曾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