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如做人,删繁就简更加疏朗

(2009-08-14 11:04:24)
标签:

写作

前言

做人

疏朗

杂谈

分类: 社会·人情百态

    写好品牌营销前言后,自己一直不甚满意,总觉得文字罗嗦而且表达晦涩。一早起来就想把它删掉一些,感觉至少必须删掉500字,这样才有利于书稿排版。于是坐在电脑前一个小时删改了一些文字,看一看削掉了大约500来字,似乎表述更加清晰流畅一些了。

    这是一个规律。我们在写作中几乎都不可避免的,写好文章后,你如果有耐心去删改,你会发现删掉一些文字不仅不会影响表达,而且文章会显得更加简洁。以前鲁迅似乎就讲过这个问题。很多时候人们对自己堆出来的文字有一种偏爱,往往不愿意删掉多余的,宁愿它和其他的文字挤在一起,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良的写作习惯。这篇前言因为前面写了不少过于理论性的文字,因而文章显得有点晦涩和佶屈聱牙,总觉得不那么淋漓畅快,所以必须要删掉一些才可以疏朗一些。

    我突然想到作文如做人,做人是不是也应该删繁就简,不能太罗嗦太太繁冗,必须简洁明快疏朗一些。疏朗清晰才可能令人明明白白,愿意接近有亲近感。这种联想似乎也不完全是,做人与作文虽然有很多共通之处,但是做人要复杂很多。比如有个词叫作“难得糊涂”。糊涂的时候并不见得疏朗,但是却是一种境界,所谓大智若愚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