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就业调查透漏高校培养导向

(2007-12-02 20:04:35)
标签:

教育

高校

毕业生

就业

能力

薪资

导向

分类: 生活·校园内外
     这份由麦可思信息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全球最著名的调查公司盖洛普、中国零点调查集团,最新完成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也许是一个非常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它至少揭示了在今天,当大学教育已经成为就业教育之际,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培养取向。数据显示工科类比综合类具有优势,应用性的比普通型的略好。而在工科类中间那些具有明显行业类别的,也比泛泛的通用型工科有优势,这似乎是目前的一个趋势。北京上海的高校就业前景优于一般省市,当然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也优于内地。
    浙江的高校表现都不错,除了浙江大学列名211前12位外,浙江理工大学在其他高校中列名13位。调查排名中进入前50位的浙江高校还有好几家,这也许和本省经济发展有关。不过数据显示很能说明点问题:中国计量学院、浙大城市学院的指标也明显高于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而一向受到考生追捧的工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财经学院、传媒学院,还有师范大学等则在排名中没有出现。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调查中列举的一些数值对比感觉十分惊讶。比如:列为211院校的浙江大学,在211中排名全国第12位;列为其他院校的浙江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13位,浙江第一。这是两个对我来说都很密切的学校,比较两个学校的主要数值,发现差别竟然很少(浙大/理工):就业能力浙大87,理工77;毕业半年就业率,浙大93,理工95;毕业时掌握工作能力:浙大45,理工41;毕业半年中位薪资,浙大3000,理工2600;工作能力满意度:浙大89,理工88。浙大当然是处于全国前列的学校,但后者的各项指标除了就业能力外,其他都俨然接近甚至略高一些。
    当然由于每个学校定位不同对学生的就业也有影响,如果就综合素质和今后的发展潜力来说,仅仅这个数据也许还不能说明问题。几个月前也是在中央电视台的“对话”栏目中看几个著名公司(如慧聪)的老总,与几个大学毕业生对话。除了一个东北高校的女生之外,其他都是北京高校学生,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生,他的就业思想不仅台上的老总不认同,我作为观众也摇头。大学生就业在一定意义上涉及到学校的定位和学生的定位与自我预期。这一点对很多名校也许是一种矛盾,你必须照顾到学生的就业培养和高端培养的平衡。就比如前任浙江大学潘校长就曾经说过,浙江大学培养领导型人才,并且充满自信的认为,浙大录取的学生是在全国考生中平均500人之前,站在500人的前面,你想想不是领导是什么?其时我在下面听了总觉得这是一种可贵的自信和崇高的志向,但是领导或领袖人物是在实践中成长出来的,在学校中是不能培养出来的。这就好比现在我们大学的管理专业很多,但是培养的管理人才也许在需要管理的企事业那里并不吃香。新闻传播学科也有传媒管理方向研究生,但是却未必能够真正进入媒介管理的领导岗位。领袖人物是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历来如此。
    还是看看这个就业调查数据吧,关心者也许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而这些对于关注现实的学校、老师和学生来说也不无帮助。也许从中可以看出学校定位所造成的就业背离现象,这不能不引发我们对学生就业培养的反思。
 大学生就业调查透漏高校培养导向
大学生就业调查透漏高校培养导向
大学生就业调查透漏高校培养导向
大学生就业调查透漏高校培养导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