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录取工作马上要开始了,查到考试成绩的同学纷纷打听自己的排名情况。最令人忐忑的是那些分数处在上下两可之间的考生,这提心吊胆的一段时间估计也不会比考研时候轻松。考研时候毕竟还有个盼头,分数下来了如果不上线前面努力可就打了水漂。更有那只差一点点就上线的同学,心里不要提多少懊恼。最让人不爽的还是上了线,复试时候又被刷了,就宛若革命胜利时候最后一颗子弹倒下的最后一个烈士。
考研辛苦备至,应该体谅每个辛苦考试的同学。只是录取也不容易,只是读研路径其实很多,每年全国统考固然是一条路,除了这些应该还有不少道路,而且比之于全国统考似乎要容易很多。对于有志学习传媒方向的同学,在此不妨提供一点其他路径获得硕士学位的信息。具体而言,3条路每个同学可以根据情况作出选择:
第一条路就是参加全国统考。备战艰苦,竞争激烈,幸而过关斩将如愿以偿,2、3年后再次面临工作选择:或者继续深造读博什么的,或者找个工作。从找工作角度看,这个读研实际上帮助未必很大。当然,读研阶段是一个缓冲期,可以更多的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
第二条路就是同等学历考试。这个对外语水平好的同学应该比较容易,入门时候不需考试,只要本科毕业2年便可以进入研究生课程班。大概需要1年半时间修完学位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参加全国统一的外语、综合考试。考试合格申请论文阶段,抓紧一些大概半年可以完成论文答辩,获得学位。拿了学位如果想继续深造,同样可以读博士。
第三条路是专业硕士学位。传媒方向是我们搞的一个新领域,是与软件学院合办的。其他学科的专业硕士(如法学硕士、艺术硕士、医学硕士、MBA、MPA等),都需要工作经历,唯独本方向应届生可以直接读。至于考试凡参加过统考的同学,基本没有多少障碍,而且很多同学都可以免试呢。这个专业授予的学位是“工程硕士”(传媒方向),我个人感觉从字面上似乎要比“文学硕士”(新闻传播)实在一些。拿了学位如果想继续深造,同样可以读博士。
一般应届生大多选择第一条路,殊不知这条路最为难走。如果选择后面两条路,尤其是应届生欲毕业后接着读硕士学位,第三条路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而且有脱产和在职两种可以选择,我倒觉得在职读更好,工作学习两不误。2年后拿到学位,根据情况还可以再作一次工作选择。至于读研费用,第一种从今年开始本校读研需收费,当然有不少同学可以申请奖学金冲抵学费。第二种全程费用为:12000+9000=21000元;第三种本省高校应届生全程费用为30000元。如果边工作边读书,2年之间这30000元完全可以自己解决。
我想不论以那种方式进入,如果有同学选择我指导当然都一视同仁。今年浙大研究生招生改革,可能录取比以前更紧张。历史系主任包教授系我大学同年,研究宋史80年代先后师承宋史名家浙大徐规教授、北大邓广铭教授,为人生性耿介自有主张。据说他今年就不准备招生了,有告考生书公开发表,读后慨然无言,兹录于下:
告考生
鄙校新法:自2007年起,招收硕、博士研究生,研究生与指导教师均须向校方缴钱,前者称“学费”,后者称“助研经费”。“助研经费”数额,按招收研究生人数多寡翻倍递增。本人近年偶承青年学子缪爱,或有投考,然因不合时宜,无力缴纳此钱,复以为此申请“扶植”(按“规定”每年最多“扶植”一名),迹近干乞,君子所不为。故告考生:新法之下,难与二三才俊灯下读史,以共教学相长之乐;烦请另投名师,以免误了前程。
浙江大学历史系教师 包伟民 谨启
2007年2月28日
以上包教授公告见于网络,未蒙允诺,转贴于此,特加说明。对此本人没有想法,也不妄作评论。今天上午研究生科电话问我要否申请那个共计300元×2的“扶植”经费,答曰“要申请”。但是说要填什么表格的,下午上课结束后网上寻找表格,却再三找不到在哪里,要求下午下班前交上去但仍未找到。许多麻烦一时不能适应,于是只好作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