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一种曲子总是萦绕不去

(2007-01-15 11:40:23)
分类: 诗词·回归古典
   也许很多人都体会过这种感觉。一个声音或者一种音符,不经意间常在耳际萦回,有时候你并没有刻意去想她,但是一种情境一个节奏轻轻一个呼唤,那种久违的感觉便会出现。前日宁波传媒硕士上课考试,恰逢杭州传媒高管班结业,两个班我都上过课,两个班又有同学交叉,于是宁波考试完大家又赶到了杭州。结业同学的活动是唱歌,记得当时“一个人走”的“出水芙蓉”同学唱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其中有“花自飘零水自流”句,一个偶然的音符却唤回了我记忆中的另一段节奏。我知道那不是李清照的词,感觉是淮海词与易安词的剪接,好多年了脑际里总是浅浅的萦绕着这段曲子,但却总是残缺不全。似乎是一种古琴曲,是我喜欢的那种舒缓幽雅慢调。于是决意把她找出来。
有一种曲子总是萦绕不去
 
     这首久违的曲子叫作《难诉相思》,是20年前电视剧《鹊桥仙》中的插曲,由王洁实、谢莉斯演唱。“鹊桥仙”自然写的是秦观的故事。歌词从秦观的淮海词中演绎而来,虽说也保留了淮海词儿女情长的缠绵忧伤,但说实话这个歌词比不上淮海词,意象有所不逮,韵味终有欠缺。好在曲调颇佳,唱得也很好,整体上还是很有一些感觉,难怪多年过去这个曲子总在脑际挥之不去。
    我喜欢淮海词,1989年尝著文章“风流别具淮海词”发表在《北方论丛》上。其时有陈祖美老师作注绎说淮海词,故论文副题为“关于一种新注本的评说”。祖美老师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她1965年山东大学研究生毕业,早些年那山东大学中文系可甚是了得,在古典文学方面有陆侃如、冯沅君、高亨、萧涤非等一批堪称大师的著名学者,祖美老师当年能在那里接受熏陶,自然令人羡慕。后来她以女性学者研究古典诗词,尤其是对李清照、秦观、谢眺等人研究,婉转纤约见解独特多有发自性灵之思。年轻时候我去北京也常去老师家,前些年老师每有论著常见寄赠,最近几年我的专业与老师相去甚远,所以每每疏于问候,但也时常翻阅老师著述。如今因为秦观词又一次翻阅她的著作,故人之思油然而生。
    现在想来喜欢淮海词,很大意义上是喜欢那种深切单纯的情致,那种文人雅士颠簸飘零的身世之感,每每给人一种心灵共鸣。还有就是他的词不尚故实,直陈铺叙,能够化实为虚,融情于景,都是很有境界的。我不赞同李清照对他的评论:“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这话说得不是很贴切,前篇博文讲到李清照的《多丽》“小楼寒”,在我看来用典过多恰巧是那首词的瑕疵所在,而我最喜欢的却是其中“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以及“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几句。李清照虽然生长于贵族世家,但是一生飘零又遭受许多世俗的艰辛,竟然这般看秦观词,也很让人不解,其实她自己的好词也都不是很重故实的,如《如梦令》之“昨夜雨声风骤”、《声声慢》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等。看来易安也有偏见,这跟她执着于“词别是一家”不无关系。秦观是苏轼的学生,苏轼也有两次批评过秦观词,其中一次是讲秦观《满庭芳》词中“销魂当此际”句,原话是:“不意别后却学柳七作词”,柳七是柳永,多为青楼女子作词,用语俚俗。其实受到苏轼批评的这首词写得很好,在秦观作品里面也堪称翘楚: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饮离
    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
    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
    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
    火已黄昏。
 
    与秦观同为苏门四学士的晁补之曾赞赏道:“近来作者,皆不及少游。如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也。”这话说得好,好就好在道出了淮海词自然入情,意境天然又通俗易懂。虽不识字人也知是好词,可见其艺术魅力所在。其实我喜欢的也正是这些,一直以来在耳际萦绕的也无非是这些。
 
且看那首曲子:

孤馆寒窗风更雨
欲语语还休
昨日春暖今日秋
知己独难求
四海为家家万里
天涯荡孤舟
昨日春潮今日收
谁伴我沉与浮

连夜风声连夜雨
佳梦早惊休
错把春心付东流
只剩恨与羞
风雨槯花花何苦
落红去难留
春暮凄凄似残秋
说不尽许多愁

张弦难诉相思意
咫尺叹鸿沟
花自飘零水自流
肠断人倚楼
夜夜明月今何在
不把桂影投
关关齐鸠恨悠悠
一般苦两样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