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伪道学及广告的暧昧联想

(2006-05-26 21:53:13)
分类: 传媒·营销广告
    有记者电话采访,说网上正在议论某儿童饮料广告,叫什么“爽歪歪”,问怎么看?对曰:没有看过这个广告,也不了解该饮料,无从谈起。记者似乎比较执着,对我讲了饮料情况,无非是说饮料的名字有点诲淫什么的,这么策划是不是有意为之,等等。说实话,记者的采访和网络的议论,很有点让人哭笑不得。怎么搞得,现在媒体好像特别敏感,不知道是缺少新闻还是缺少想象,抑或是想象太丰富了?记得好几年前养生堂推出一个产品“清嘴含片”,广告做的很不错的,至少创意不错,模特儿用的也很好。那意思很明确是在暗示:
    ——你知道清嘴的味道吗?
    ——哎呀,你想到哪里去了!
    即便受众没有想到“亲嘴”,广告也在引导你想。这样广告其实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亲嘴本身就是纯洁美丽的事情,广告何错之有?但偏有人不这么看,媒体当然也喜欢猎奇。啧啧啧,这么私密的事情竟然这么明目张胆的广而告之,真有点诲淫诲盗了。于是广告引起不少人的非议。其实,如果要这么延伸,正在播放的某牙膏广告:“有口气……”,用了牙膏似乎就可以亲密接触,不也大逆不道吗?早几年大肆播出的口香糖广告,不一直是这样吗?看来这两年媒体更加敏感了,有些人的想象也越来越丰富了。呵呵。
    就在两年前,纳爱斯推出了液体洗衣皂,挺好的一个产品,但就是因为广告备受非议。广告上是几个青春招展的女性,青春的线条美本身就是一种人性的诱惑,更何况广告语说了:泡泡漂漂,真干净。于是乎不少伪道学家,根据自己的想象开始了大加讨伐。这倒真让善良的老百姓生出了亲嘴含片的广告引导:在大家的印象里这个“泡泡漂漂”本来是讲衣服只需浸泡漂洗就很干净,远没有那么多的联想,倒是因为那些道学先生的解说,让人禁不住要胡思乱想。说到底这诲淫诲盗的还不知道是谁呢。
    爽歪歪的遭遇也差不多。就在我反问记者爽歪歪什么意思时候,记者用一种含糊的口吻告诉这个词很有点那个意思。真是天晓得,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词在普通话中变得这么“色”了,一个“爽”字就让人这么不能忍受。这可如何是好?我问记者:照这么说,天热了我们一口气痛饮掉一瓶清凉饮料,大叫一声“爽”!或者我们从炎热的室外走进空调房间,那感觉“爽极了”,是不是也很下流呀?这样一来,中国话里很多语言都要受到应用限制了,比如:金风送“爽”,比如笑声“爽”朗,比如做事“爽”快,等等。
    想起了鲁迅先生说过的那段话: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看来那些敏感人士的想象确实不一样,这不一样不仅是想象力敏感丰富,而且还在于他们的想象指向性非常明确。老百姓没有这么想,他偏要这么想,那用意不知道是在自我满足还是想误导别人。说穿了,这么想也是这些人士的习惯,即便没有这些清嘴、泡泡漂漂以及爽歪歪什么的,他照样还是会想,就这点来看这些人根本不是什么道学家,最多只能算是伪道学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