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板2018年展望:利空出尽是利好
(2018-01-01 20:18:11)
标签:
老三板退市重新上市新老划断2018年 |
分类: 老三板 |
2016年与2017年本应是老三板重新上市遍地开花的最美好时期,却因新任证监会领导个人认识问题并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非法暂停老三板重组信批,并莫须有地搁置受理多家退市公司的重新上市申请,致使2014年制定的、顾及历史遗留问题的36个月新老划断过渡期名存实亡,一事无成,投资者期望一个个落空,美梦变成噩梦。
新老划断过期对老三板退市公司重新上市造成的影响,并不是盈利要求从2年2000万变成3年3000万这么简单,更具杀伤力的是“最近3年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这就意味着公司重组后如果主营、高管、实际控制人三者之一发生重大变更,要重新开始往后计算3年才能申请重新上市,不管你之前已连续盈利了几年。
重组被卡、新老划断被废,严重人为扰乱了老三板退市公司重新上市进程,也严重败坏了政府的形象,影响是极其恶劣的。就拿400023-南洋5来说,本来计划2016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并于当年提交重新上市申请,回归主板,但现在重组要2018年才可能去搞,如果因此导致公司主营、实际控制人、公司高管变更,就得等到2021年才能达到新版(14版)重新上市要求,一前一后竟相差5年!但更令人费解的是,在股民奋力维权要求延长新老划断过渡期的关口,南洋5竟带头响应新版重新上市条件,称“公司将对照2014版的新上市规则找差距”(2017-12-18,南洋5:关于重新上市工作情况的进一步公告)。
证监会领导何时才能明白:欲取之必先予之,欲使退市常态化,必先让要退市的公司看到重生的希望,从而甘于退市,不负隅顽抗、拼死保壳;再者,退市后重新上市的公司并非什么“僵尸复活”,而是经过重组后新生的优质公司,只是不走IPO程序而已。
虽然老三板的当前环境被官僚们弄得如此凄苦,但仍有几处亮点值得重视,重新上市长期预期仍在。
一、2017年11月17日,证监会令[第136号]——《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发布,重新上市有关事项首次被正式纳入证监会发布的重要规章制度内。
第七条 证券交易所的职能包括:
(三)审核、安排证券上市交易,决定证券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终止上市和重新上市;
第五十七条 证券交易所应当制定证券上市规则。其内容包括:
(四)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终止上市、重新上市的条件和程序;
第六十条
证券交易所按照章程、协议以及上市规则决定证券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终止上市和重新上市。
第九十条 本办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2001年1212日中国证监会公布的《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实际上在《关于改进和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意见》(证监发[2012]30号)与《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证监会第107号令,2014)中证监会就已明确规定由交易所负责受理并审核退市公司重新上市事项,且沪、深圳交易所也均已在其各自发布的2012与2015版《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了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的条件和程序,并明确指出 “本所上市委员会对退市公司的重新上市申请进行审议,作出独立的专业判断并形成审核意见。”
新版《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发布的意义,在于证监会“新任”管理层在更高制度层面确认了重新上市政策的延续性,重新上市制度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备。
二、2017年11月17日,股转系统发布退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监管问答,老三板公司重组终于得以再次启动。
在被监管层非法暂停近一年半后,在36个月新老划断过渡期结束的次日,股转系统首度对老三板公司重组发文,其废弃新老划断的意图昭然若揭。
这个监管问答的主要意思可以简单概括为三点:1)没有主营、信批不规范的僵尸公司不能直接进行重大资产重组;2)在破产重整方案中可以嵌套实施重大资产重组;3)僵尸公司再次重组或定向发行需于首次重组后至少2年。
2017年12月22日,老三板退市公司400049-花雕1发布《关于重整计划执行完毕的公告》。以闽越花雕总股本173,421,772为基数,按照4.180559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共计转增 724,999,949 股,转增股份已全部划转至李林昌等13位重组方股东证券账户;资产重整方全体股东向闽越花雕捐赠不低于8亿元的优质资产。
同日,老三板两网公司400006-京中兴5发布《关于法院批准重整计划的公告》。重整投资人将向京中兴捐赠评估值不少于8亿元具有可持续盈利能力的优质经营性资产和/或现金。该等资产计入京中兴资本公积,京中兴以资本公积转增不低于6亿股。转增股份全部分派给重整投资人及其指定方、债权 人,不分派给公司其他原股东。
2017年12月29日,400062-二重5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暨关联交易事项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的公告》,证监会核准公司向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发行1,957,965,408股股份购买国机集团持有的中国重型机械有限公司100.00%股权以及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82.827%股份。
三、创业板公司欣泰电气退市后永不超生,反证主板退市公司可以重新上市
300372-欣泰电气于2017年8月25日完成退市整理期最后的交易,黯然离场,并于11月6日正式登陆老三板进行交易,成为首家退市的创业板公司。
在欣泰退市前、后,深交所说明会与公司公告与都反复说明:“创业板没有重新上市的制度安排,而且欺诈发行具有违法行为不可纠正、影响不可消除的特征,也不符合重新上市的要求。欣泰电气退市后,无法重新上市。”
创业板退市与欺诈发行退市都不得重新上市,反过来也就是在强调了其它主板退市公司可以重新上市。
按照新老划断后的重新上市条件,如无特殊变故,2018年将有400012-粤金曼5、400036-天创5、400038-汇绿5、400059-创智5、400060-高能5、400061-长油5等几家公司可以向沪深交易所申请重新上市。已于2016年6月提交重新上市申请的创智5,由于新旧两大股东因壳费问题,而迟迟不能就深交所的重新上市申请文件反馈函达成回复意见(创智科技重新上市报告书披露,“截至2013年2月8日,大地集团持有创智科技44,635,200股股份,占创智科技总股本的11.79%,系公司控股股东”、“截至2013年2月8日,贾鹏通过持有大地集团51%的股权间接持有创智科技2,222,387股股份,占总股本的7.66%,系公司实际控制人。”请你公司说明上述表述不一致的原因并统一相关表述。请保荐机构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而错失重新上市先机,令人极为遗憾。
许多老三板股友认为作为首家主动退市的公司,并是大型央企,400062-二重5可以随时申请重新上市,因此完成重组后今年就可以提交再上市申请而重回主板。这种观点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不正确的,二重最早也要等到19年才能申请重新上市。众所周知,二重退市前就已经连续4年亏损,如果不“主动退市”,也得被强制退市;央企二重在“临刑”前操作主动退市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司形象,也避免公司股票到整理板像前一年退市的长油一样遭血洗、腰斩而引发社会矛盾。2015年3月5日,尚在主板而即将退市的*ST二重发布《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要约收购信息披露事项监管工作函回复的公告》,上交所要求二重“结合公司目前的工作计划,对照现行重新上市规定,补充披露公司可能的最早重新上市时间”。该公告中公司对此作答如下: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重新上市必须具备‘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的条件。按目前的规则要求,假设公司2015年盈利,最早也将在2018年以后才能申请重新上市。”
由于15年二重扣非后亏损,因此重新上市申请也得至少往后顺延一年至2019。
老三重新上市的征程,道路虽然异常曲折,前途依然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