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就像宫保鸡丁

标签:
美食宫保鸡丁宫保鸡丁的做法 |
分类: 我说说 |
去餐馆,宫保鸡丁是我必点的一道菜,每每闻到宫保鸡丁刚出锅时泛起的特有香气,我就会忍不住狂咽口水。一直琢磨到底是什么吸引我对宫保鸡丁的这种眷恋,主料鸡丁算不上高档,葱段、花生米、花椒粒、酱油、蒜末、麻油、糖、醋等辅料也唏嘘平常,然而这些融合在一起,爆炒出的宫保鸡丁却实在太不平常,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这也绝不是一个馋字能解释的,我想这大概应该算是下意识的喜欢吧
可以说,只要有中国菜的地方就可以吃到宫保鸡丁,无论哪个菜系的餐馆,厨师可以借口原料不全请客人定夺是否将料就料地凑活一下口味,但绝对不能说不做、不会做,否则厨师的身份必定要招致怀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宫保鸡丁的家常性与普及性。
说起这道菜的来历,大多数人都以为是地道的四川菜,实则不然,除了四川,还有贵州、山东两种不同的做法。有关于此的传说也很多,我认为最靠谱的还是前些日子看得一则小文:宫保鸡丁的创始人,准确点说是推广者,是清代名臣丁宝桢。丁宝桢原籍贵州,清咸丰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他一向很喜欢吃辣椒与鸡肉爆炒的菜肴,据说在山东任职时,他就命家厨制作“酱辣子鸡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时此菜还未出名。调任四川总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后来他由于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就被称为“宫保鸡丁”了。
我曾见过一位国宝级厨师炒宫保鸡丁,他做这道菜的配料比较“特色”,除了葱段、花生米之外,还放入了黄瓜粒,据说这是最正宗的炒法。究竟是否正宗我无心考证,但我知道,没有一定功力的厨师是不敢这么炒的,黄瓜粒的出水性很强,火候稍有不慎就前功尽弃。实践证明,加入黄瓜粒的宫保鸡丁别有一番清香、爽脆,好吃得很。
烹制宫保鸡丁,首先要选用胸脯肉,剔去净肉筋膜,肉面划浅十字纹,切成算盘珠状丁粒。此时用适量的盐、味精、淀粉、料酒调和的腌料将鸡丁腌制半个小时,这样鸡丁才会更加滑嫩。而后的过程要有快刀斩乱麻的干脆劲儿,入油锅旺火爆炒至鸡丁肉色转白之际,立刻倒入漏斗滤尽滚油。锅内剩油则持续加温,烧热后将切好段的辣椒下锅,用小火炒香,再放入花椒粒和葱段、蒜末、姜末一起爆香,烹料酒。然后把鸡丁重新下锅,用大火快炒片刻后,倒入混合油(辣酱油、色拉油混合体)继续快炒,利落几铲炒进各色佐料,加入花生米,炒拌几下,起锅前别忘记放醋,这也就炒制这道菜最为点睛一味原料,醋的选择可以是熏醋、香醋甚至是白醋,醋也一定是要起锅时放入,糖和醋的复合味道或许才是宫保鸡丁的精粹所在,你闻,醋落下之际顿时香味喷面而来,全身神经为之颤奋,一种刹时升华了的味觉境界弥散开来。
吃宫保鸡丁必须趁热,稍一凉就会跑味,境界也会不再。起筷夹起一枚鸡丁,入口之后,舌尖先感觉微麻,浅辣,而后冲击味蕾的是一股甜意,咀嚼间又会有些许酸酸的感觉,麻、辣、酸、甜、包裹下的鸡丁、葱段、花生米不由得使你食指大动,欲罢不能了。
那就再添一碗米饭吧。记住,快乐就像宫保鸡丁,只要你愿意,就释放出所有激情,减肥的不必,我们要的是快乐!
PS:周末,抽空去了趟向往已久的峨嵋酒家,一直听说那的宫保鸡丁地道,每天限量100盘,卖完您在想吃,没戏。
100盘这个事是真是假不好说,但几乎每桌上都有一份宫保鸡丁倒是真事。然而,我是在觉得宫保鸡丁的性价比不高。难吃谈不上,但也没有去之前想象的那么好,而且价格是33元一盘,反正我觉得有点贵。
较比贵的还有清炒豌豆尖,居然也是33元一盘。要知道市场上可是4元钱一斤哈。
“吃不起您别去吃啊”!我替有些说了。
嗯,不会再去了,自己在家做着吃怎么都舒坦。谁让俺会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