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我说说 |
尽管催眠术在世界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治疗技术,它的确能使一些心理病症手到病除,使焦虑、忧郁的情绪转瞬即逝。遗憾的是,由于一些江湖术士的滥用,催眠术曾屡遭非议。比如很早就有的 “拍花子”、“跳大神儿”等等,说到底就是骗你钱财。看过电影《双雄》的朋友都知道,影片表述的是一位警官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幸被人施了催眠术,并且帮助劫匪盗取了大量价值连城的钻石珠宝……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这些不良影响的暗示也处处皆是。
那么这些非良性催眠暗示是如何操作的呢,他对我们日常生活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呢?禾沐心理咨询中心,美国NGH认证催眠师禾沐老师说,现在的惯常的定义是:只要你的思维状态发生了改变,就算是被催眠了。现在所谓的非良性催眠,基本都是在药物的辅助之下实现的,这些一般只在在精神病院或者是生物化学研究所才有的药物,起到的作用是降低你的分辨能力和抗拒能力,在药物的控制下,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基本都会被控制的。但是,如果要实施犯罪的话,还是需要人介入来实现的,也就是说需要犯罪分子进行诱导的,不是像影视作品里显示的那样可以自己做什么事情。说到《双雄》,禾沐老师说,里面的情节他也认真分析研究过,基本来说,情节描述的内容是可以实现的,但导演一定是省略了许多主要的操作过程。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催眠信息,比如广告、媒体等等。像现在的感冒病毒越来越强,过去一两天好的感冒现在都要都要十天半个月的才能痊愈,可是科学家发现病毒并没有变得强大到那种地步,而是不断的媒体宣传,让大众接受了感冒需要的周期的概念,从而强化了这种行为。还有一些广告,里面有一种在全世界都被禁止的潜意识广告,可以达到让受众自动购买的功效。我们曾经在做过实验,在外在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一个实验点放我们制作的潜意识广告,另外一个通过常规销售的模式进行。一个小时后,运用潜意识广告的位置,销售量是另外一个点的八倍。所谓的潜意识广告就是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上添加经过特殊处理的潜意识内容,从而到达不正当赢取商业利益的目的。这个其实也是非良性催眠的一种,不过已经演变成变体了,基本运用的是广告心理学,将不同的认同感做叠加,比如前一个画面是某某洗衣粉,下一个镜头是一家其乐融融的画面,从而将家庭幸福和该产品叠加,从而达到销售目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