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说说 |
上中学以后就开始知道臭美了,剪头不再被父母督着,自己觉得不精神了就去剪头,记得当时一直在父亲单位旁边的一家理发店剪,国营的,专门找一个中年女美发师,感觉她很有亲和力,手艺也地道,即便排队轮到我,一看不是她,我也会让后面的人先剪,等她。哪像现在,发廊里除了小工,但凡是女的硬充打工的,估计没几个真正会剪头的,不过也未必,“大头”不会弄,弄“小头”估计她们丫还是有一套的。
工作了,在王府井附近,第一次进四联的门槛就觉得不一般,排队——落座,头一回感受这么先进的设备,本以为椅子前面是个装杂物的抽屉,洗头的时候真给我惊着了,美发师伸手一拉,哇塞,洗头的池子绝妙地呈现眼前,当时都不知道怎么把头低下去的,倒是真舒服。
80年代末,随着电影《珍珍的发屋》上映,一批小年轻的头发也开始新潮起来,邻居一大哥那时候烫了一个大爆炸式,回头向我们院子里的几个“小的”就开始臭显摆:你们看过《珍珍的发屋》么?我这头就在那个电影里的原型那家发廊烫的,离咱们家这也不远,就虎坊桥骡马市大街那,攒点钱去享受享受,广老冒给咱服务。(广老冒这个词从那时候就开始流行起来,当时也不知道是褒是贬,现在想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说人家是老冒的我们争着让人家剪头,那我们不还不如人家老冒呢么)
听邻居大哥显摆完,我表现得很是不屑,可心里想的却是哪天真得去那做回头发去,真是挺“潮”的。打那起就一直关注电视报,留意着《珍珍的发屋》这部电影,经过虎坊桥也会瞄一眼那家发廊,却始终没敢进去,太贵。
电视台终于播放《珍珍的发屋》了,看完后心里去让“广老冒”剪回头的欲望有些抑制不住地往外涌,不过那时候虎坊桥的那间发廊已经不是最出名的了,最出名的是宣武门一家叫“天资”的发廊,离家这边更近了,去丫一回看看先,那次四联以后还没去过啥出名的发廊呢,依然在父亲单位附近那剪,只是那个女美发师已经离职了,这也是我决定换理发地点的原因之一。
“天资”地方不大,人却乌泱乌泱的,那时候洗头也根本没按摩这项业务,洗完头排队边上等着,头发干两回了能轮上你剪就不错,6个大工一水“广老冒”,手脚麻利,技术一流,洗、剪、吹十元人民币。记得那时候吹完了头还得喷N多发胶,出门像顶着一头盔,今天琢磨起来,当时那样子真是够老冒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那年月那种发型最牛逼。大家见面一问哪剪的头,“天资”啊,靠,这两个字说出来不牛逼的人也让人觉得牛逼了,也不知道哪跟哪啊,呵呵。
此后,北京的发廊在我眼里是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壮大,几乎哪哪都是发廊,发廊的大工也无一例外的都是“广老冒”,唯一区别的就是知名与否了。“天资”以后,还有和平门路口的“新世界”、西单缸瓦市的“巨星”当代旁边的金棕榈等知名发廊,经过那瞅一眼,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开着门就永远是排队状态,而且这些地方的价格还是所有发廊里最贵的。
如今,以前之名的发廊现在还存在的都不大多了,即便还有,生意也大不如前,现在“审美”、“东田造型”、“漂亮宝贝沙龙”有些异军突起的味道,不仅店大,呈连锁趋势,大工的手艺也相当不错。
说这么多,连评论带回忆罗嗦了这么多,其实我只想表述心中的一个疑问,就是当年那么多“广老冒”的美发大工,现在都哪去了呢?怎么感觉现在哪哪的美发师都是东北人呢?
昨天和朋友提起这个事情,他的一句貌似玩笑似的经典回答倒是挺有意思:广老冒都都挣了大钱收山了,现在的发廊其实都是“广老冒”开的,东北人都在给那些“广老冒”打工呐!
要果真如此,那原来那些发廊的老板呢?该不是开按摩院了去吧?呵呵,笑谈!
PS:那天晚上和哥们儿安琥在MSN上交流了一番他主持的一档节目,谈得很投机,我们之间似乎有种不经意的默契,思想也基本一致。和他聊天总能探讨出一些内心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天的谈话以后我一直在找聊天记录,可电脑忘记设置了聊天记录保存,内容不见了,今天看他的博,细心的他把那天我们谈话所达成的共识发到博上了,感谢老安让我重温当时的思绪。把文字摘录过来,与大家共勉!
以下转自安琥的布拉格
胡先生上线,看我的bk关于11月四日写的那个唐僧一样的女人,msn上胡先生说怕是我写节目里的人,如果她看到了是不是会有不妥之处?
我说,没什么,其实生活里的这样的人也很多,我并没有谴责谁,我只是在说事情,也请不要对号入座。
于是关于这社会上的人我们有了以下的讨论大概的意思是:
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东西都没法说,越来越发现人和人真的不同思维、思想,千差万别,我理解也允许有各种的人存在于这个眼中的世界,在别人眼里我们也许是不同于他们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一群,只是我们希望大家豁达和包容的生活在一起,当然有时我们怀着向善的本质来分析问题的时候,或许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行为方式处事,可事实是,社会人心太复杂,别人也不会因为你有个向善的本质,而原谅你在分析,探讨别人的生活方式,不过这是可以被原谅的,因为没有触及到具体某个人的生活,而那些以朋友的名义把轻易就赚取到的信任再廉价贩卖的人才是可耻的。
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东西都没法说,越来越发现人和人真的不同思维、思想,千差万别,我理解也允许有各种的人存在于这个眼中的世界,在别人眼里我们也许是不同于他们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一群,只是我们希望大家豁达和包容的生活在一起,当然有时我们怀着向善的本质来分析问题的时候,或许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行为方式处事,可事实是,社会人心太复杂,别人也不会因为你有个向善的本质,而原谅你在分析,探讨别人的生活方式,不过这是可以被原谅的,因为没有触及到具体某个人的生活,而那些以朋友的名义把轻易就赚取到的信任再廉价贩卖的人才是可耻的。
社会有时候总会变的有些无奈,我们认为好的甚至是大家都公认是好的,却没有人按这个好的行为规范去做,你做了还被人取笑,就是这么矛盾,所以我活我自己的,我们不要伤害就好,当然更希望我们不被伤害。
其实话说回来了,现在是不触及自己利益的事情,怎么都好说,一旦触及,事情的发展往往就变得复杂起来了,所以很多事情能不触及就不触及,有些人能不见就不见,少些麻烦,多些安静,就象歌中唱到的,即使再见面成熟地表演还不如不见
谢谢胡先生的智慧让我有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