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说说 |
终于适应朝九晚五。
初期体验坐班的滋味还真有点不大适应,编辑部的气氛很微妙,每天上班大家对着电脑各忙各的,偶尔打个约稿电话或者约摄影师商定的拍摄计划外,办公室里极其安静。这对于貌似越来越话痨的我来说,无异于是一种折磨。都是网络给害的,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MSN,似乎一切与外界联络的事物除了电话就由它全权代劳了,背靠背座位的同事之间交流都不言语,有MSN呢。都是年轻人,不得不佩服其他同事的定力。然而据我观察,有个现象也很有趣,就是鸦雀无声的办公室里,每个同事的面部表情却都异常丰富,仔细想想很是搞笑。
公司待遇不错,午餐在公司对面给大家订了一家酒楼,每天5菜一汤。估计上班时间“闭嘴”时间太久,于是吃饭的时间就成了大家发泄话语权的重要场合。最近的话题很温馨,恋爱&介绍对象。
某编辑说他一男性朋友,人不错,工作也还凑合,急需找个女朋友,请大家帮忙;我问他长得怎么样,编辑说长得也挺帅,就是想赶紧结婚了却人生大事;我又问,凭那男子这条件还找不到女朋友吗?编辑说,目前男子正处于情感真空期,刚和女朋友分手两个月;我接着问那男子的年龄,编辑惋惜地说,26了,成天说自己岁数太大了,都26了还单着。
听完这话,我差点没把刚喝进嘴里的一口汤给喷出来,靠靠的,都26了?亏这哥们说得出口,那我呐,30多了我找谁去啊。按这逻辑我干脆死了算了。
我一直觉得,恋爱凭介绍而结识的,十有八九不大靠谱,这种状况下的一见钟情在在现代社会里发生的几率几乎为零,现代人太功利,太现实。我并不是说正常条件下的偶遇或是得机会彼此心仪的双方就百分之百的靠谱,但至少比介绍的那种会纯粹的多。至少后者不会事先探问对方的工作、学历、收入以及有车否和住房条件,这就给有潜力但目前还没有诸多硬件的一方以缓冲的机会,这也更能透彻地看出彼此对对方前景眼光,发现一单潜力股往往比直接操盘绩优股有成就感得多。
说到这似乎有点跑题,那就拉回前面说的,哥们安琥在博里说自己都33岁了还在恋爱,貌似自己已经是个中年人了。与他同龄的我,可悲的是还没恋爱,我都不着急,26岁的毛头小伙子你说你着哪门子急呢,对男人来说,事业永远是第一位的,其他的真的都可以往后站,事业有了,还怕没有老婆么?
我也一直认为,恋爱的事情真的强求不来,是你的躲不过,不是你的强求也是枉然,信命吧,世界就这么大,世界也就这么微妙,想开了,看淡了,就没想不通的事情了。
再说一次,想想我这个榜样,26岁的那哥们,你说你急的是什么啊?让我踏踏实实地把这口汤捋顺了喝下去不行啊?下午还得闭嘴对着MSN表情丰富呢,我容易吗我!
前一篇:给超女投票究竟是为哪般?
后一篇:用垂涎的眼神诠释秋蟹撩人